曹植的神仙艺术世界研究——论曹植的神仙方术观与神仙题材的文学创作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jia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曹植的神仙方术观与神仙题材的文学创作,全文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对曹植的神仙方术观进行动态的分期研究,以公元216年为界,将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认为前期表现为从文化层面上对神仙方术思想的隐性认可;后期的曹植对神仙方术文化转为显性的归依。两个时期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曹植对神仙方术不是简单的反对,综合两个时期看,曹植对神仙方术采取了基本认同的态度,主要表现为一种文化的认同。 第二部分论析了影响曹植神仙方术观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传统文化渊源;汉魏时代的特殊状况与曹植的家庭背景;曹植的个性心理等。认为这三个主要因素共同促成了曹植的神仙方术观。 第三部分中,集中论述了曹植的神仙方术观对其文学观念的影响。认为前期的曹植在对文学问题的认识上,同建安时人同多异少,主要体现为对儒家传统文学观念的认同,这时期的作品中客观存在着神仙方术观的影响。后期的曹植,因神仙方术观的形成,深刻影响到了其文学观,开始从重现实实录走向对理想浪漫的神仙艺术世界的表现,文学观走向了丰富与成熟。 第四部分论述了这种文学观影响下的神仙题材的文学创作,它们呈现出了想象力极大丰富、创作风格多元化以及意象选取上的新特色。文章认为文学史研究应重视传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对曹植的研究也应重视神仙方术思想这一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存在的影响,从而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评价曹植。
其他文献
卢思道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杰出作家,由于整个北朝文学的不被重视乃至明珠蒙尘,着实是文学研究的一大损失。目前而言,学界对卢思道的研究着墨甚少,仅一篇硕士
汉魏六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咏史诗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演变,呈现出其特有的规律。针对过去对咏史诗研究多偏重唐宋的现象,本文对汉魏六朝咏史诗的产生原因、发展演变,以
回忆作为西方古老的诗学概念,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哲学和艺术理论的往复推进中,回忆获得了自身的审美特质.论文从时间与叙事的角度,分析回忆在这两方面体现出来的美学特征.叙事
鲍照的五言诗,是在文人五言诗发展的成熟期。无论是五言乐府创作,还是五言古体诗创作,鲍照都取得了不可替代的艺术成就。本文从研读文本出发,对鲍照的五言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