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道”论思想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w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在中国哲学里有着最高层次的意义。对于“道”许多人认为属于道家的专利,其实不然,先秦诸子对“道”的阐释各有不同,但它作为反映事物发生和发展的依据或原则却被共同确认,并成为学术最高的范畴。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大儒,他在广泛地批判总结了战国百家之学基础上,吸取了各家的积极因素,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其“道”论自然也不例外。荀子对“道”这一范畴赋予了多种涵义,“道”或为儒者所持的儒者之道,或为衡量事物的标准之道,或为安身立国的礼仪之道、修身之道,很多时候又指治国之道。荀子对于“道”的论述,内涵丰富,涵盖面极为广泛。论文对荀子有关“道”的论述进行综合考察,合为荀子“道”论。从而使荀子“道”论思想理论化、系统化,更可见荀子“道”论思想的形成是一个立足现实、重视经验的体系。论文依据先秦之“道”的哲学内涵,着重论述荀子“道”论的具体内容。孔孟之道重在日常的人伦践履,荀子之道则重在对人性的透析,对人情的关注,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使荀子的“道”论思想更呈现出规范性、可行性、实践性、社会性等诸多特点。以期通过综合、深入地研究,分析荀子对“道”的改造及所赋予的新意,从而说明荀子的思想特点。并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思路,进而呈现出荀子学说作为早期儒学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典范。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通过归纳研究方法对先秦儒家“道”论文脉进行了梳理,为荀子对儒学关于“道”论主旨的继承及改造作下铺垫。以历史分析法概括荀子“道”论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论述荀子“道”论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概括荀子“道”论内涵,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传统“道”论的标准、方法、途径重新进行思考,努力揭示出既符合历史事实,又为今人有所补益的儒家“道”论。采用历史研究与现实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阐述“道”论践行。
其他文献
为明确环秦岭植烟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征,采集了环秦岭核心植烟区安康、汉中和商洛C3F烟叶样品共58个,分析了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并探讨了主要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的关
《逻辑哲学论》对世界和语言的独特理解是揭示超越世界和伦理事项的重要理论前提。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世界的逻辑图像,语言与世界的边界是同一的,语言的界
朱××,男,77岁,住院号244897。因脐周阵发性隐痛,水样腹泻,进食梗阻感加重伴腹胀、少尿2周,以腹水原因待查于1982年5月5日入院。1954年、1971年和1977年曾有类似发作,腹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