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郑小琼诗歌对底层生存的揭示功能和其诗作的技艺为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彼此激发关系。这种双重关注下的切入点,是一个更开阔的综合性的“诗艺”视角。旨在较能全面的把握郑小琼诗歌所具有的社会学和美学价值,以纠正只看到其诗作的伦理价值的偏颇。
论文结构构成:
本文包括六部分:引言,陈明本文创作的缘由、价值与意义;第一章,“疼痛的呐喊”——苦难现实的直面书写;第二章,“铁钉”般的锋芒——苦难现实的反思与批判;第三章,郑小琼的诗艺风格;第四章,比较中见出郑小琼诗歌的价值。结语,对郑小琼诗歌的未来期待。
第一章,主要抓住郑小琼诗歌是用“泪”与“血”呈现底层生活“疼痛”,她把真挚的情感、真实的体验扭结于语言之中,使其诗具有一种“血肉”质地。
第二章,主要抓住其诗歌的“力”来写,包括反抗悲苦命运之力和批判工业文明病之力,使其诗呈现出一种“力”与“美”。
第三章,主要分析郑小琼诗歌技艺中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她借用先锋艺术融入自己的诗歌,使其诗形象而透彻地呈现出底层经验,展示出“力”与“美”。
第四章,用比较的方法,凸显出郑小琼诗歌的特色,用“知识分子”写作、“日常口语化”写作和其比较,可见出在鄙俗时代作者对“写作伦理”的坚守,用其他底层诗人和其比较,可见出郑小琼诗歌技艺的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