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与手指静脉的双模态嵌入式系统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个人身份鉴定受到了广范关注。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个人身份识别产品主要是建立在嵌入式的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之上的。但是目前单一的某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能达到的效果有限,并且单纯的针对某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行算法的改进和采集设备的提升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采用多路传感器对生物特征进行捕捉,在不同的阶段将不同种类的生物特征图像的特征提取和融合,构成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但是目前大部分关于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成果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本文通过开展嵌入式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研究,旨在将这种更加有效、准确和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的个人身份识别技术以嵌入式系统为平台推向市场。本文构建基于ARM-WinCE6.0的嵌入式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设计方案,并集中于在以下两个部分对嵌入式系统进行设计:硬件平台的部分,主要包括ARM核心主板,它主要完成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相关算法的运算;嵌入式系统扩展板,为图像采集模块、显示模块等提供接口以及相关的通信接口;图像采集板,完成多模态图像的采集和图像数据的传输。软件平台部分,主要针对系统底层的相关驱动程序进行设计和上层的相关应用软件的设计。本文在硬件平台的设计中,先分析硬件所要实现的功能,然后选取相应的部件,并给出相应的电路图或者原理图。重点介绍了图像采集模块的硬件设计,并给出了全部的调试过程。在软件设计过程中,着重介绍WinCE6.0的系统架构,以及流驱动的介绍,在流驱动的基础上,我们结合了DirectShow的特点,在WinCE6.0的开发环境上面,设计并实现了针对OV2640摄像头的驱动程序,并针对整个硬件系统对嵌入式WinCE6.0系统内核进行裁剪、编译和移植。最后在VS2005的开发环境下,结合整个嵌入式系统的各个模块在图像采集和显示中所要实现的功能,设计并实现了应用程序,并通过对应用程序的编译并最终移植到嵌入式系统。最后调试了整个嵌入式系统,并分析了软件和硬件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并给出了关键步骤的调试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嵌入式系统的在实现上的可行性,为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算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个平台。
其他文献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利用脑电信号作为人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的一种方式的系统。目前BCI技术中主要的脑控算法包括:基于视觉诱发电位(VEP)、运动想象电位(MI)、
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项无线业务的开展也日益增多。因此所导致频谱资源也越发的匮乏。认知无线电技术从此应运而生,被认为是未来最热门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认知无
学位
随着海洋探索技术的发展,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逐渐成为勘测海洋环境的有效装备之一,其航行的效率和安全性备受关注,也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未知海域
进入本世纪以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对世界医疗卫生系统提出了挑战。冠脉造影图像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为了更加直观和精确的向医
学位
随着人力成本的逐渐攀升以及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使得众多制造企业都在积极地寻求改革出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转型升级道路上,智能设备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而机器视觉的出
心脏,人类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器官之一,是人体循环系统的动力来源。心脏的自律行为会产生有一定节律的动作电位。自2008年以来,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世界死亡患者中占比最高的致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