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不断加大和向地形复杂地区延伸,为缩短公路里程、节省资源、适应山区复杂地形、减少耕地占用和利于公路平曲线顺畅等原因,当前的高速公路隧道的比例越来越大。在贵州地区山体围岩强度较高,隧道开挖大多采用钻爆法。然而,由于钻爆法施工时爆破引起的振动,对围岩的变形、破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针对钻爆法施工中围岩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以贵州大龙高速公路老木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测量放线、钻孔装药、起爆爆破等现场作业程序,对爆破施工过程中围岩的振动及变形等参数进行监测,并进行了动力响应机理研究;分别对指数型荷载波形、平滑曲线型荷载波形以及三角形荷载波形三种不同荷载波形进行了波形分析,利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模拟对比研究;最后将工程实测的围岩变形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从装药方式、起爆方向、支护方法等方面,对控制爆破荷载带来的围岩损伤,岩体垮落,离层脱落等问题,提出针对性加固方法,用来提高围岩的整体稳定性,在整个初期实现支护结构的耦合。通过工程实测数据分析和对应的数值模拟分析认为:(1)围岩受到爆破作用的影响主要以爆破振动为主,爆破参数是决定爆破动力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药量的增加会提高爆破荷载的峰值,而峰值的提高则会导致围岩破碎程度加剧。(2)爆破作用产生的损伤应力在空间以Z方向的切应力为主,围岩最大位移发生在拱顶。以拱顶位移大小程度,可以将位移区域划分为五个位移程度明显不同的影响区,影响区的分布表明,距离爆炸源越近围岩的变形越大,随着距离逐渐增大围岩的位移变化呈下降趋势。(3)数值分析发现指数形荷载、平滑曲线形荷载以及三角形荷载三种不同荷载波形中,指数形荷载波形相比平滑曲线形荷载以及三角形荷载波形能够更加完整的表现围岩空间变异性特征,变形大小与实际工况贴切。(4)实际工程中采用不耦合方式装药,反向起爆的方式能充分破碎岩体,贯通外部裂缝,减小冲击波对围岩内部造成的损伤。合理的支护方式对围岩的塑性区改变明显,能够有效提高围岩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