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癌细胞的多药耐药导致内科化疗效果不佳,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经靶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率高达70%,但仍有30%效果不佳。有研究发现凋亡基因BCL-2参与了肿瘤多药耐药的形成,本研究拟在前期研究和文献报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临床样本量探讨维拉帕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率及其对患者的毒副作用,并从探究BCL-2与维拉帕米在逆转胃癌细胞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目的主要研究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的研究。探究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能否在不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肿瘤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延长患者生存期;探讨Bcl-2在维拉帕米逆转胃癌阿霉素化疗耐药中的功能及初步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对53例中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靶动脉灌注治疗,每一位患者每个月介入治疗1次,每例治疗疗程为2~4次。在治疗前后,通过内镜、CT等检查评估临床分期。并随访患者生存期,评价临床治疗效益;MTT法检测维拉帕米逆转胃癌细胞系(SGC-7901、BGC-823、AGS、HGC-27)对3种化疗药物(氟尿嘧啶、阿霉素、顺铂)的耐药能力;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维拉帕米对阿霉素作用下的胃癌细胞系(SGC-7901、HGC-27)凋亡水平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果提示治疗组40例患者经过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介入化疗2次以上,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22例,总有效率(CR+PR)%为67.5%;对照组13例单用化疗药物介入化疗2次以上,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总有效率(CR+PR)%为3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为20月和9月,中位OS为25月和13月。治疗组的12月、24月疾病无进展率、生存率均较对照组提高,中位PFS、中位OS较对照组延长。心功能的评价结果表明,40例患者心功能在介入前后无显著变化,心电图亦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说明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的介入治疗并未伴有严重的毒副反应和心功能异常。MTT实验结果提示SGC-7901细胞在单药阿霉素组和阿霉素联合维拉帕米组中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值为(1.51±0.12)ug/ml、(0.22±0.01)ug/ml,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HGC-27细胞分别为(1.24±0.19)ug/ml、(1.06±0.08)ug/ml,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凋亡实验表明在SGC-7901细胞系中,单药阿霉素组中的细胞凋亡率为36.76%,阿霉素联合维拉帕米组为61.10%,与空白对照组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HGC-27细胞系中,阿霉素组细胞凋亡率19.79%,阿霉素联合维拉帕米组为21.92%。在SGC-7901细胞中维拉帕米促进ADM组胃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HGC-2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qRT-PCR实验针对部分与凋亡相关基因进行筛选发现Bcl-2可能介导维拉帕米促进胃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SGC-7901细胞中阿霉素联合维拉帕米组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单药阿霉素组,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而HGC-27中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中晚期胃癌的治疗中,经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不仅提高化疗药物对肿瘤组织的杀伤能力,而且可避免其对心脏的毒副作用。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不同程度的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我们研究发现,维拉帕米通过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增强维拉帕米逆转胃癌细胞化疗耐受的能力,并促进胃癌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