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归纳总结现有的商业银行客户分类的主要方法,揭示这些方法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商业银行基于交易信息的客户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应建立符合客户关系管理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为:首先,在阐述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和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的定义后,解释了客户分类的定义及其与客户关系管理的关系。其次,提出了一般客户分类的方法,总结了商业银行目前客户分类的基本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存在的缺陷。第三,在客户行为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基于交易信息的客户分类方法—RFM法和客户价值矩阵法,同时以实际工作的样本数据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实践意义。第四,商业银行只有建立符合客户关系管理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才能实现对客户的科学分类和对客户分类的有效应用。
本文的主要内容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以“客户以中心”为基本思想。它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新型管理机制。商业银行的客户关系有其特殊性。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提出是在国际金融企业的推动和国内激烈的竞争形势的背景下提出的。客户分类是把客户分成不同群体的过程,它是客户关系管理的前提条件。商业银行的客户分类在其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中更具重要性。
通常,客户分类的方法分为定性分类法及定量分类法。目前,商业银行的客户分类方法也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类。但这些分类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因此,运用客户行为分析理论对商业银行客户交易信息进行分析具有特殊的意义。基于客户交易信息进行客户分类首先应建立相关指标,如:账户的平均余额、交易次数、交易金额与账户余额的比例、交易方式、客户资金划转的对象及其开户银行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客户分类的RFM分析法和客户价值矩阵法,并以具体的样本数据说明了这两种方法的实际应用和实践意义。
商业银行要实现对客户的科学分类,就必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制。首先,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并在整合业务流程方面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其次,要明确客户数据的采集的部门及其职责,拓宽数据采集的渠道,建立数据仓库。第三,在客户分类方面,应在纵向和横向上明确商业银行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并建立客户分析系统,实现全面的客户评价和分类。第四、客户信息的整合使用强调商业银行全员的参与。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呼叫中心,以便客户信息的全面收集、整合使用和维护。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在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中专门研究了客户分类,总结了目前商业银行客户分类的基本方法,指出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客户交易信息在客户分类中的特殊作用,并以实际工作中抽取的样本数据分析阐述了基于客户交易信息的客户分类方法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