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 一系列nCu·(1-n)Ce-O/γ-Al2O3(n=0,0.1,0.2,0.3,0.4,0.5,0.6,0.7,0.8,0.9,1.0)样品,并运用XRD、XPS和TPR对其进行了表征。用连续固定床微反装置对制备的nCu·(1-n)Ce-O/γ-Al2O3样品进行了催化氧化CO的T50、T90以及催化CO还原NO的反应性能评价,还有对优选的催化剂进行了催化裂化提升管试验。XRD结果表明,由于CeO2和CuO两相共生时紧密接触、相互作用,相互微调了微观结构,抑制了 CuO晶粒的长大,从而提高了nCu·(1-n)Ce-O/γ-Al2O3样品的高温水热稳定性;随CeO2添加量的加大,nCu·(1-n)Ce-O/γ-Al2O3样品中CuO相的晶相峰强度逐渐减弱直至完全消失,表明CuO呈高度分散状态。随CeO2含量增加,nCu-(1-n)Ce-O/γ-Al2O3样品中O1s的XPS特征峰向低结合能区迁移,表明氧离子的结合能逐渐减弱,氧更容易被还原;Cu2p3/2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表明相应样品中的Cu2+物种被逐渐还原为低价的Cu+物种并产生相应的氧空位,使CuO形成非完整结构的[Cu2+1-xCu+x][O1-x/2□x/2](x=0~1)。H2-TPR测试结果表明,在nCu-(1-n)Ce-O/γ-Al2O3共生共存样品中CuO的H2-TPR还原峰温度低于CuO/γ-Al2O3样品中纯相CuO的H2-TPR还原峰温度,且随CeO2含量增加,相应的H2-TPR还原峰温度逐渐降低。催化氧化CO实验结果表明,nCu-(1-n)Ce-O/γ-Al2O3二相共生共存样品中起主要催化作用的是CuO相,且随CeO2相含量增加,二相共生共存效应逐渐增强。至Cu:Ce=5:5时,催化氧化CO的T50、T90氧化温度达到最低,分别降至162℃和199℃。催化CO还原NO结果表明,nCu-(1-n)Ce-O/γ-Al2O3负载样品中由于CuO和CeO2共生共存效应,CuO相非完整结构中存在的Cu+和氧空位□利于吸附CO和NO,促进了彻底还原反应生成CO2和N2。随负载样品中CeO2的增加,高活性CuO含量相应减少,不利于催化还原反应。但CeO2的增加,加大了 CuO和CeO2共生共存效应,使CuO结构中Cu+和氧空位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其催化还原反应,二者的结合使二相共生共存体系在Cu-Ce-O/γ-Al2O3-46样品仍保持很高的催化还原活性。小型提升管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再生器烟气中氧含量相同试验条件下,实验研制的催化裂化助燃剂可使烟气中CO含量和含Pt剂仅相差0.11%,而NO的含量却降低了 60%,并且还可以使原料油的转化率提高4.83个百分点。表明本助剂具有很高的助燃CO和降低NOx功能,可以作为Pt剂的替代品,并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具有提高轻油收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