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3C2Tx及其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zha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二维类石墨烯Ti3C2Tx材料兼具导电性较高、体积容量较大、层间距较大和锂离子扩散势垒较低等优点,使其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受到了广泛研究。但由于湿法制备的Ti3C2Tx表面会存在大量的官能团,损害了其质量比电容,极大的降低了其导电性能和储锂性能,因而难以满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的设计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对比了两种不同的Ti3C2Tx的制备工艺。分别采用HF和HCL+LiF两种不同的腐蚀剂刻蚀来制备Ti3C2Tx。然后,分析比对了两种方法制备的Ti3C2Tx的晶体结构、形貌结构以及表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使用HF作腐蚀剂时,能够得到多层手风琴状的Ti3C2Tx,但其化学表面相对复杂,存在大量的-F官能团,这对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是一种阻碍。然而经过HCl+LiF刻蚀的少层Ti3C2Tx则具有更简单的化学表面,并且在水中能够以胶体的形式稳定存在。随后,通过组装锂离子电池对两种Ti3C2Tx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研究。总体上少片层的Ti3C2Tx展现了更好的储锂性能以及倍率性能,在100 mA g-1时,少片层的电极材料展现了255 mAh g-1的比容量,在1 A g-1的条件下,少片层的Ti3C2Tx电极材料在1000次循环后的比容量仍可达到205 mAh g-1。同时,我们对两种Ti3C2Tx电极材料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在0.1~2 mV s-1的扫描速率下少片层的Ti3C2Tx展现了更大的赝电容贡献,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电流大部分来自于快速的电容控制过程,具有更好的动力学行为。在少层Ti3C2Tx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液相方法制备了SiO2/Ti3C2Tx纳米片,构筑了快速且连续的三维电子/离子导电网络结构,这有利于Li+的扩散,同时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增加了更多的活性位点,阻碍了Ti3C2Tx纳米片的堆叠。然后通过组装锂离子电池对SiO2/Ti3C2Tx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研究,在100 mA g-1电流密度下,SiO2/Ti3C2Tx首次放/充电比容量为1387.3/447.5 mAh g-1,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300次充放电循环SiO2/Ti3C2Tx可提供366 mAh g-1的高容量,相比于纯Ti3C2Tx电极在相同的条件下(190 mAh g-1),比容量提高176 mAh g-1。通过对SiO2/Ti3C2Tx纳米片的动力学分析,证明了SiO2/Ti3C2Tx电极材料的电容控制容量的比例随扫描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在较高的扫描速率下,电容行为将更有效地存储/释放Li+
其他文献
由于具有能耗低的特点,电晕放电效应被用于食品干燥。为提高电场干燥速率,本文设计了双面针结构电场干燥系统。采用数值计算,研究了电晕放电效应与网电极、针电极曲率半径等
纳滤(NF)可有效分离水溶液中的小分子有机物及高价离子,且具有操作压力小、能耗低的优点,在水处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纳滤膜的改性一直是研究重点,而引入添加剂改性则是
人工合成小麦含有供体物种多样的遗传物质,其有效利用是实现小麦育种突破的一个重要途径。抽穗期相关基因通过对日照长度的反应,调节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延长营
精确评估人体静动态平衡能力以及探究有效治疗方案是平衡康复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对老年人和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利用高精度平衡测试系统评估人
据目前数据的不完整收集,全球有着接近三分之一的人都常年在寒冷的区域生活作息,而仅仅是我国,全国的整体面积中,就有超过一半是寒冷区域的面积,寒冷地区的人口接近3亿。寒冷
恶性肿瘤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在疾病致死的原因中已居第1、2位。所有肿瘤患者都把希望寄托在临床治疗上,社会需求的增加促进了
会议
人类社会已逐步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传统化石能源储量有限,并且随着人类的大量开采而日趋枯竭,同时化石能源在使用的过程
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通过饮食干预生产富含n-3PUFA功能性动物产品是提高人n-3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的一种有效方式。许多研究发现饲粮添加亚
建筑材料多为多孔介质材料,由固体基质和孔隙组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湿组分只以水蒸气和液态水的形式传递,湿传递与热传递过程相互影响。墙体材料的热湿耦合传递不仅对室内
近年来,生物炭凭借其特殊的结构性质,在农业上广泛被用作土壤改良剂以及肥料缓释载体,为促进其在农业种植上的应用,解决抚仙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本研究以高原红壤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