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烫整理对于克服纯棉织物易起皱、洗后需熨烫的缺点显得非常重要,而传统的免烫整理剂大多为N-羟甲基酰胺类化合物,它们虽具有较好的免烫效果,但在整理加工和穿着过程中会释放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甲醛。随着各国对纺织品甲醛释放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无甲醛整理剂成为免烫整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研究了马来酸的合成及其抗皱整理工艺,分别从催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四个方面讨论了合成聚马来酸整理剂的合成工艺条件,确定引发剂用量为4%(对单体),催化剂用量为0.2%(对单体),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h。另外,还确定了抗皱整理工艺中催化剂次亚磷酸钠(SHP)的用量为6%(对整理剂重),PMA用量为8%(对织物重),pH值为3.0,焙烘温度为180℃。与2D树脂对比,其防皱性能略低,但是其强力保留率要明显优于2D树脂。同时,还研究了马来酸和丙烯酸共聚合成防皱整理剂,从马来酸和丙烯酸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四个方面讨论了合成具有良好防皱整理效果的整理剂的工艺条件,确定了w(AA)%=12%,丙烯酸(AA)和马来酸(MA)的摩尔比为1:1,w(NaH2PO2)为12%,在160℃下处理3min时效果最好。另外,还研究了马来酸、丙烯酸和衣康酸三种酸的聚合,MA/IA/AA聚合多元羧酸的最佳合成工艺为:聚合温度80℃,反应时间为3h,单体的比例为1:1:1,m(引发剂):m(总单体)为9%,最佳整理工艺焙烘时间为2min,PCA用量为10%,催化剂用量为4%,pH值为2.0。通过比较各种聚合物对织物整理后的折皱回复角,发现马来酸、丙烯酸和衣康酸三种酸的聚合产生的聚合多元羧酸的整理效果最好,接近BTCA的水平,并优于2D树脂,但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保留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