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牧草补饲模式对犊牛生长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xa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新生荷斯坦公犊牛为试验动物,通过饲养试验对犊牛采食量、日增重、腹泻频率、体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等进行监测,通过屠宰试验对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小肠酶活以及各器官占活体重的比例等进行测定,探索了两种不同种类的牧草,两个开始补饲牧草的时间点对犊牛生长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一研究不同种类牧草、不同牧草补饲时间点对犊牛生长的影响。选用40头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8头。按固体饲料类型进行分组:对照(CON)组,第3天开始饲喂开食料,AW组和OW组从第3周(15日)开始分别补饲苜蓿和燕麦,AD组和OD组从第3天开始分别补饲苜蓿和燕麦。所有犊牛8周龄断奶,体重、体尺及血液指标跟踪至10周龄。试验结果表明:牧草种类和开始牧草补饲时间点不影响哺乳期犊牛开食料采食量;断奶后,3周开始补饲牧草和补饲燕麦有利于提高犊牛开食料采食量和总干物质采食量。3周开始补饲牧草犊牛在哺乳期(P=0.079)及断奶第2周(P=0.072)的平均日增重均呈现高于3天开始补饲牧草犊牛的趋势;断奶第1周,3周开始补饲牧草犊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P=0.032)和3天开始补饲牧草犊牛(P=0.045)。哺乳期及断奶第1周,补饲苜蓿犊牛体长指数呈高于CON趋势(P=0.074);哺乳期,补饲燕麦犊牛(P=0.051)和补饲苜蓿犊牛(P=0.081)体躯指数呈高于CON趋势;整个试验期,不同种类牧草及开始补饲牧草时间点对犊牛管围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哺乳期,各处理对犊牛血清代谢物影响均不显著;断奶第1周,3天开始补饲牧草犊牛血清GLB含量显著高于3周开始补饲牧草犊牛(P=0.026)。三周开始补饲牧草犊牛及补饲燕麦犊牛在断奶前后犊牛血清LDH、AKP、GOT及GPT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断奶前后CON组犊牛腹泻发病数和腹泻频率均高于哺乳期补饲牧草组犊牛,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试验二研究不同种类牧草、牧草补饲时间点对犊牛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用20头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4头,饲喂方式同试验一,至8周龄断奶,屠宰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牧草及补饲牧草时间点未对犊牛瘤胃pH值、氨态氮浓度、乙酸、丙酸、丁酸以及总VFA浓度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种类牧草及开始补饲牧草时间点显著提高了犊牛十二指肠淀粉酶活力,但对犊牛各肠段乳糖酶和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均不显著。CON组犊牛肝脏、瘤网胃和小肠在活体中所占比重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各补饲牧草组。本试验整体结论如下,3周开始补饲燕麦有助于提高犊牛生长速度,缓解犊牛断奶应激。因此,建议将目前国内大型牧场主流的犊牛培育模式“奶+开食料”调整为“奶+开食料+3周开始补饲燕麦”,并在犊牛断奶转至犊牛圈圈养时采用“开食料+燕麦”的培育模式。
其他文献
本产品具有极强的触杀、胃毒和驱避作用;内含高渗助剂,作用迅速,联合毒性较低;杀虫广谱,对棉花、果树、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有较好的防效。
依照中国政府在产业集群中推动创新的动机及其作用形式,结合中国产业集群创新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产业集群创新的政府行为模式:引入创新源、运用组织机制和推进技术扩散,并对这些政
期刊
目的探讨推合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推拿手法对198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152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复发23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
传统的观点认为国家在特定技术或产品方面的竞争优势源于技术能力,然而,许多在特定技术或产品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却并不是该技术的发明国.Beise提出了领先市场模型并对此
1病因1.1产后子宫收缩无力.1.1.1妊娠期间饲养不当,如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及钙、镁、磷比例失调.1.1.2运动不足,机体衰弱或过肥,而降低子宫的紧张性.1.1.3胎水过多,胎儿过大,使
本文使用自制肠显象液充盈全部大肠于腹部进行B超检查。正常大肠20例,大肠肿瘤20例,肠炎27例,非大肠病变18例,共85例。分析各组超声图象特征如下:正常大肠,壁厚【0.5cm,层次
回顾了产业生态网络实施效果的相关理论评述,并提出功能与结构、网络整体与网络成员关系构成其实施效果的四个维度,通过探测性因子分析验证并诠释了结构开放、结构柔性、环境
多元化是企业集团的主流战略,并且影响着集团的生存与发展。基于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从深沪两市A股上市的公司中筛选出333个企业集团,并利用LRUH模型对多元化战略进行分类,以
目的探讨应用臀部穿支皮瓣治疗老年患者骶尾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29例老年骶尾部褥疮患者。男16例,女13例;年龄61~75岁,平均68岁。病程5个月~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