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由最初的科学、环境和能源问题,上升成为经济和政治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发展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可持续发展加以解决。我国始终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和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始终积极面对,妥善处理。湖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经济实力居于中部六省前列,近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增长,但其经济结构仍然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目前,湖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耗以煤为主,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了解湖北省的二氧化碳排放状况及其减排潜力,将会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的使用,促进本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有利于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对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落实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倡导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采用Kaya碳排放恒等式计算得出湖北省1991-2008年碳排放量的基础数据,建立LMDI因素分解模型,利用湖北省近18年来的相关数据分析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三因素对全省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得出湖北省人均碳排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并对未来湖北省碳减排的潜力作出简要分析。最后,本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实现,预测得出2009-2020年的碳排量。建立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对湖北省节能减排道路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991-2008年,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均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碳排量从1991年的2462.79×104t增长到2008年的6272.64×104t,其年平均增长率为5.78%。湖北省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全国相比,其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整体上看人均碳排量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在于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用LMDI分解法对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得知,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成为影响湖北省人均碳排放的三个主要因素。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得出未来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发展变化继续呈总体上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