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环境危机事件中的效用研究——以茂名“PX”事件为例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ansha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的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涉及的地区也更为广泛。随着公众环境意识不断觉醒,他们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环境保护、争取环境权益。作为信息传播领域的新兴媒介,新媒体正以不可抵挡之势加入到环境危机中来。2007年我国第一次发生由PX项目诱发的环境危机事件,新媒体积极参与其中,自此以来政府就面对愈来愈大的舆论压力和现实压力。虽然政府和媒体都在不断吸取教训,但环境危机事件中新媒体和政府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因此对环境危机事件的化解产生了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也受到了折损。本文从新媒体角度出发,选取广东茂名 PX事件为样本进行分析,探讨新媒体在环境危机事件潜伏期、爆发期和恢复期的效用,并且寻求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更好地应对环境危机进而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本文主体内容约4万字,主要包括引言、本论和结语三个部分。  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包括选题来源,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的阐述,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所在。  第一部分在环境危机事件频发和新媒体崛起的社会背景下,探讨新媒体对环境危机事件的影响,结合新媒体自身特征分析人们对环境危机事件中新媒体的预期效用,并分析总结现阶段新媒体在应对环境危机时存在的困境。  第二部分是对新媒体效用的具体分析。以茂名PX事件为案例,对不同性质的新媒体在茂名PX事件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应前文中对新媒体效用做出的预期具体探讨新媒体在环境危机事件中发挥的实际效用,并对新媒体没有发挥应有效用的原因进行探析。  第三部分是寻求新媒体时代应对环境危机的对策。根据前文的分析,已经得出了新媒体在环境危机事件发挥效用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新媒体效用受到局限的原因;因此更好的应对环境危机就要消除新媒体发挥效用的障碍,释放新媒体的能量,充分发挥新媒体应该发挥的的效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杨松是延安《解放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在史学、人文、宣传和新闻实践方面均有所建树。杨松从1926年到1942年,先后从事新闻工作近16年。在党报思想方面,杨松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
根据2007年1月23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初中国网民已经达到1.37亿人。在中国,这个数字还将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建立在如此巨大
本文对传播学视野下的伯明翰学派大众文化理论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伯明翰学派用不同的目光来审视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介,开启了英国传播研究之路,并为英国电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