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极端气候时空特征及其灾害风险评估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l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是我国典型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发展带来了人口集聚与城市扩张,加上深圳地处我国南部沿海,是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区域,通过对深圳市开展极端气候的时空分异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对于市域尺度防范极端气候带来的危害,完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防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深圳市1953-2015共63年的气象数据,借助R语言的RclimDex1.0软件进行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指数计算,利用线性趋势法和局部加权回归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通过气象插值软件ANUSPLIN进行空间分异可视化计算,运用ArcGIS10.3平台,分析2004年至2015年各极端气候指数时空变化。依据历史气象数据阐述极端风的特征。而后,基于IPCC极端气候管理的理论及深圳市60多年的极端气候特征,构建由危险性、暴露度及脆弱性的深圳市极端气候灾害风险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分别对深圳市极端温度、极端降水、极端风灾害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依据历史灾情数据和社会关注度的AHP法确定各类灾害的权重,得到极端气候灾害风险等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极端气候指数及其曲线拟合表明1953-2015年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均为上升趋势,气候变暖,近10几年城市变暖减缓;极端降水的频率和强度有下降趋势,持续时间上升显著。极端降水强度、频率近十几年有所抬头。极端高温西高东低,极端降水方面,东北部频率较高、持续时间长,西北部强度大。2004年至2015年,日最高气温极高值在非山区降低,呈现出明显的地形差异;降水频率几乎全境增加,降水强度部分地区降低,非山区持续时间增加。影响深圳市的极端风以热带气旋影响最大,且集中在夏季,近年来热带气旋影响时间有延长的趋势,空间上主要集中在沿海和高地以及龙岗区的部分区域。(2)深圳市极端气候灾害风险集中在深圳西北光明新区、西南新安和南山街道、中部、东北龙城和坑梓等街道及东部部分地区。其中,除中部地区(包括盐田)、东部葵涌、大鹏部分区域,极端降水和极端风灾害风险起主要作用外,其他地区为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风险起主导作用。西北部、西南部分地区、东北部龙城、坑梓、坪山等区域,高危险性和高暴露度占主导;深圳中部地区,高暴露和高脆弱为主;东部葵涌、大鹏等地区距离海洋较近,以高危险高脆弱为主。
其他文献
根据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运用情况,分析了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中用户操作记录存在的不足,特别针对用户操作记录数据简单、不能远程查看管内下级终端操作记录等问题.对报表方式提
以认知思维为切人点,分析英语花卉词汇的隐喻与认知的关系及其认知意义,并从花卉词汇的动词性隐喻,名词性隐喻,名词转动词隐喻和形容词性隐喻等,说明了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来自于人们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国有企业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不断探索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
对本课题组近年来有关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内容及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熔体插层法是一种制备聚合物基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也是所有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