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产业中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最大比例,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产品的质量是制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虽然近几年我国制造企业产品质量有一定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除了与原材料采购、国家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外部因素有关,其主要问题还是企业的内部质量管理。因此,对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及其内部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不但可以为制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思路,还可以为企业增强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文章运用产品质量管理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制造企业内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力图探索和研究提高产品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措施。首先,对国内外关于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根据各国学者对质量管理要素的分析和比较,为本文确定企业内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提供了思路;其次,以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动力学vensim仿真软件为工具,构建了企业生产员工、生产环节和生产成本三个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并绘制了生产员工的系统流图,通过人员离职率的变动来分析生产员工对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通过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列,为提高制造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帮助。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国内外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了研究,对系统动力学在制造企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明确了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特点和使用范围,总结了系统动力学运用于产品质量研究中的优点。(2)通过分析和总结,明确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确定了制造企业内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设计了建模步骤,建立了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反馈图,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的描述,分析其对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3)构建了生产员工子系统的系统流图,利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根据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表征其复杂关系的数学方程式,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人员变动给企业产品质量带来的影响情况。(4)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评价,并根据影响程度进行排序,为制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提供思路。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生产环节优化、生产员工优化、成本优化等改善制造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策略和措施。本文把系统动力学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起来,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把传统的产品质量的事后控制管理模式,调整为事前决策因素的系统分析。同时,为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