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M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zh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C)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FSOC不同于射频无线通信,其采用激光束代替高频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传输,相比传统的通信技术,有着保密性高、不受强电磁场的影响、不占用射频资源、频谱利用率高等优势。轨道角动量光束(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具有无限多的拓扑荷数,与其他的光学物理量之间不会产生影响,研究者们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维度,提出在FSOC系统中运用OAM光束作为传输载波的研究思路。通过叠加不同的OAM光束实现OAM复用,并与WDM等复用技术相结合,以此来进一步提升信道容量与传输速率,达到改善FSOC系统通信能力的目的。以OAM光束作为传输载波的FSOC系统面临的一大挑战便是来自大气湍流的干扰,这种干扰使光束发生展宽、闪烁等现象,严重影响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论文针对OAM光束在大气湍流信道中的传输性能开展研究,设计了基于OAM光束的自由空间光传输系统,实验研究了其在湍流中所受到的影响及传输特性;通过实验对比了OAM光束与高斯光束的大气传输特性,研究了两种光束的传输性能差异以及抵抗湍流影响的能力。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阐述了OAM光束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介绍了不同种类的OAM光束,并对OAM光束的生成方法进行分析,对比不同生成方案的优缺点。基于空间光调制器法开展了OAM光束生成的实验研究,设计了生成OAM光束的实验结构,通过加载不同的相位全息图,生成高质量的OAM光束。对OAM复用的原理进行阐述,根据OAM光束的特性,基于空间光调制器法实现了OAM光束的复用/解复用实验。2.详细阐述了大气湍流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形成大气湍流的物理过程,理论推导了光束载波在大气湍流中的传输过程,分析了大气湍流的湍流效应对光束载波的影响。从大气湍流的模拟方法出发,分析了不同大气湍流的模拟方法之间的区别。详细阐述了大气湍流环境模拟装置的结构及原理,运用大气湍流环境模拟装置生成不同湍流强度的大气湍流环境。3.设计了基于OAM光束的自由空间光传输系统,开展了OAM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性能的实验研究。使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生成OAM光束,利用大气湍流环境模拟装置模拟真实的大气湍流环境进行传输实验,通过实验分析OAM光束的功率抖动以及误码率等实验数据,研究了OAM光束的大气传输特性。4.开展了OAM光束与高斯光束的大气湍流传输实验,通过实验对比两种光束的传输性能,研究两种光束抵抗大气湍流影响的能力。在大气湍流信道中,OAM光束相比于高斯光束,指向偏差的散布圆直径减小22.3%,并且光束的质心更集中于接收面中心,功率抖动的方差下降了0.13;使用OAM光束的传输系统的最低接收灵敏度为-28.93 d Bm,相比高斯光束提升了2.6 d B。实验结果表明,使用OAM光束作为载波的传输系统相较于高斯光束作为载波的传输系统有更好的抵抗湍流的能力,系统的传输性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其他文献
熔石英是准分子光刻系统常用的光学元件之一,长期的激光辐照会使熔石英产生老化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光刻效率和质量,因此对熔石英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估自然也成为研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传统的加速老化系统辐照均匀性差,与实际的工况条件不符,且系统的能量密度调节范围小,无法满足不同等级的熔石英镜片的加速老化需求。因此建立一套可以合理评估熔石英使用寿命的加速老化系统,对于完善准分子光刻系统相关光学元件的寿命数
近年来,大气激光通信对通信带宽、速率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激光通信具有高带宽、高速率、铺设灵活、铺设成本低的优点。然而传输过程中,大气湍流对光束传输特性的影响将会导致光纤的耦合效率降低。为了减少湍流干扰,一般采用自适应光学进行实时校正。本文主要对湍流影响下自适应光学系统各项参数与耦合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设计了水平激光通信自适应光学系统,并进行了室内静态像差校正实验和外场校正实验。相关工作内容如
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多通道对目标光谱进行探测及成像的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光谱特性对目标进行识别。对于复杂的探测环境,红外双波段光谱成像探测具有明显的优势,中波红外系统不仅可用于获取高温物体的辐射光谱特征,而且在湿热环境下观测优势更加明显;长波红外系统主要用于观测常温物体,形成物体的轮廓影像,在杂散光辐射较强的情况下,长波红外侦察能力更强。因此,红外双波段光谱成像技术的研究对军事领域和民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