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产权性质与研发投资—基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i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之一。创新离不开研发,由于研发活动具有高风险、长周期、收益滞后等特点,加之委托代理带来的代理成本问题,企业短视行为较为普遍,在研发投资上的态度并不积极。公司治理是一组规范公司各方责、权、利的制度安排,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服务于企业的长远利益,能够纠正管理者的短视行为,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研发投资决策。另外,中国的国情是企业有国有和民营之分,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故而在研究公司治理与研发投资之间关系时,产权性质不容忽略。因此,研究公司治理、产权性质与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探索研发投资的影响因素,对促进企业进行研发投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2013—2015年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南开治理指数(CCGINK)的经验,从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高管层治理四个维度着手,筛选出15个具体指标,构建出一套能够客观评价企业公司治理情况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公司治理指数(CGI),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公司治理、产权性质对上市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丰富了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拓宽了相关领域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本文建立了三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采用了三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1)公司治理水平与上市公司研发投资显著正相关,并且公司治理对研发投资的积极作用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上均有显著体现;(2)产权性质对企业研发投资没有显著影响;(3)产权性质不会显著影响公司治理对研发投资的积极作用,产权性质对公司治理水平与研发投资之间关系没有调节作用。上述结论有助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研发上做到一视同仁,加强对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重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进而促进研发投资,提高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中国经济转型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更是倍受关注。截止2009年末的统计数据,我国80%以上的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事实上的超强
股权结构及其集中程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一直都是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以往研究者认为现代公司中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产生了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近
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一些国家目前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金融危机触动着全世界的神经,给金融界敲响了警钟,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机遇。商业银行作为我
当前,中国农产品贸易效率低下,中国农产品经营企业因自身规模小,资金实力弱,信息化程度低等自身因素限制,无法像跨国贸易公司那样,通过纵横一体化等方式来控制整个农产品产业链。中
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年,但在文献的阅读中了解到满意度的研究与GIS的结合尚少。GIS虽然应用到旅游中来,但主要体现在与辅助性制图、旅游资源的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
自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全球经济进入下行通道之后,中国大部分跨国型制造企业纷纷调整自身在华的采购策略,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多年,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度过了中国市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