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证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元素,生物核心素养的实现离不开对学生论证能力的培养。逻辑学领域的“论证”被引入科学教育领域,对论证能力的培养发挥着独特的价值。科学家认为应该将科学论证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中发展其科学思维。因此,笔者通过在生物课堂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论证教学实践研究迎合了课改的需要和现实的需求。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过对“论证”内涵的剖析,明确“科学论证”、“论证教学”等延伸词的定义。二是通过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手段,了解目前高一学生的论证能力水平以及论证教学对提升学生论证能力的影响。三是发现论证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切性建议,为论证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普及应用提供参考。基于此,研究中运用了文献内容分析法、教育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论证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了探索,获得的研究成果如下:理论研究方面,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将研究聚焦于论证教学对学生论证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影响;从词源学和学术角度对“论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明确了“科学论证”、“论证教学”“论证能力”等重要概念的定义,并结合本研究课题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思维发展型课堂。实践研究方面,笔者以教学方式为自变量,以来宾市某中学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期中考成绩在平行班中选定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取《光与光合作用》、《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为教学内容,在实验组中实施合作论证概念教学,而在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并根据问卷调查法,发放和收集《论证能力测验》和《科学态度量表》,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效应值计算,分析论证教学对学生论证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影响;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成绩,研究论证教学对生物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论证能力方面:从整体来看,与常规教学相比,实施论证教学的实验组后测论证能力平均分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从各论证能力子项目来看,科学现象论证能力和科学问题论证能力经论证教学后都有显著性提高,技术产品论证能力虽也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而有中度影响效应;从各子项目论证能力所处的水平来看,没有学生的论证能力能达到水平6,在实施论证教学后,部分学生能提升到水平5,而技术产品论证能力只能提升到水平4。具体地来说,在没有进行论证教学前绝大多数学生的科学现象论证能力只能达到水平2、水平3;科学问题论证能力水平分布集中在水平1-3;90%的学生的技术产品论证能力在水平1和水平2。实施论证教学后,40%左右的学生科学现象论证能力能达到水平3,60%左右的学生科学问题论证能力能达到水平2或水平3,60%的学生技术产品达到水平2。(2)科学态度方面,前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对照组相近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科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团队合作能力、科学论证态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参与度与对照组相近且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际具有中度影响效应。(3)生物成绩方面,期末考实验组的生物成绩平均分比对照组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论证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论证能力、科学态度和生物成绩,论证教学应该融入到生物课堂当中。最后,笔者就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除此外,笔者还从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论证教学的实施建议、课堂时间安排、小组设立等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