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化程度对可溶性钙网蛋白免疫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是存在于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中的钙结合蛋白,可维持细胞钙离子稳态,并可作为分子伴侣辅助糖蛋白正确折叠。近年来研究还发现,CRT不仅仅是停留在ER当中,还能定位到细胞膜。  此外,CRT还可以可溶性的形式释放到细胞外,本实验室前期发现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CRT,并且重组的CRT具超强免疫刺激活性,并且rCRT多聚体比rCRT单体的免疫刺激活性要强一百倍。对CRT功能片段进一步分析发现 rCRT/150-230可形成依赖于二硫键的多聚体,是具有超强免疫刺激活性的最小片段。本课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rCRT/150-230的Cys163进行突变,发现rCRT/150-230C163A不能形成依赖于二硫键的多聚体,并且体外不能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TNF-a以及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体内也不具有免疫原性。CRT全长具有三个半胱氨酸位点,进一步对rCRT的三个半胱氨酸位点分别突变以及组合突变,发现rCRT的多聚化并不依赖于半胱氨酸所形成的二硫键,并且突变前后rCRT免疫刺激活性没有显著变化。rCRT/39-272同时具有三个半胱氨酸,可形成规则的二聚体、四聚体和寡聚体,提示其多聚化可能依赖于分子间二硫键。但是与rCRT类似,半胱氨酸位点的突变同样不影响rCRT的多聚化以及免疫刺激活性。  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多聚化程度高的rCRT/150-230WT比单体rCRT/150-230C163A具有更强的免疫生物学功能,而rCRT、rCRT/39-272及其突变体由于相似的多聚化程度,在免疫生物学功能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对可溶性CRT理化性质与免疫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解释CRT理化性质的改变与自身免疫病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   脑损伤在法医鉴定和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及交通的飞速发展,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脑是人体重要的神经中枢器官,一旦发生脑损伤可引起严重的临
目的:   疟疾由按蚊叮咬传播,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在全球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因此根除疟疾成为全球性的共同目标。由于疟原虫对抗疟疾药品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