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地区汉墓壁画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hbrth565657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套地区是由阴山、白于山、贺兰山及吕梁山所包围的一片自然地理单元。两汉时期该地区处于匈奴与汉朝的交界范围,是不同民族争夺的对象。在河套地区农牧交错的社会环境与胡汉交替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一批富含区域特征的汉代壁画墓。目前学界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个别墓葬的具体讨论,如和林格尔壁画墓、靖边渠树壕壁画墓及定边郝滩壁画墓,尚未从河套地区这一视角出发研究这些汉墓壁画,导致对壁画的研究缺乏整体的把握,对该地区汉墓壁画的时代与区域特征亦缺乏深入的探讨。并且在部分汉壁画墓的年代问题上,学界仍存有较大的争议。本文先对该地区的壁画墓、汉墓壁画分别加以介绍,并将壁画分作生活场景、礼仪出行、信仰观念与门扉衣架四类。之后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与壁画特征等信息对学界仍存争议的部分壁画墓的年代进行探讨,再结合其他年代未有争议的墓葬,将河套地区汉壁画墓分作早、晚两期。在墓葬分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早、晚期汉墓壁画不同的时代特征加以探讨,可以发现早期壁画的布局范围广、题材使用多样、相同母题下仍存在不同具体形象,并且偏好在墓室西壁装饰信仰观念类壁画,而晚期壁画更偏好侍仆奴婢为代表的生活场景类壁画,并且绘画技法更为成熟。并且依据分布区域的差异,将其分作长城沿线、套内与套外三个地区,不同区域之间的汉墓壁画特征差异较大,套外地区的壁画墓出现年代相对其他地区较晚。对比河套与两京地区的汉墓壁画,两地的早期壁画在布局、题材、形象上存在较多共性,并且均有将信仰观念类壁画装饰于墓室西壁的偏好,而晚期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结合两汉对河套地区屯田、移民的历史,证明河套地区汉墓壁画的出现深受两京地区影响。通过题材与形象的对比,可以进一步看出两地之间的艺术交流仅限于图像而未上升至文化内涵。对比河套地区汉墓壁画与汉画像石,二者的艺术形式截然不同,虽然题材上多有重合,但装饰布局、形象技法已经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前文对河套地区汉代壁画墓的年代再议,该地区先流行壁画墓,之后开始流行汉画像石。受气候降温、环境破坏、战争频繁等因素影响,年代更晚的汉画像石相较壁画墓分布于海拔较低、纬度更低的地域。河套地区汉墓壁画具有纪念人事、表述观念与用作观赏的三种用途,其广泛的用途与当地墓葬主人是当地家族成员、地主豪强或官员等身份有直接的联系。定边县郝滩汉墓中的墓主夫妇图像中女性墓主衣着左衽,结合汉代存在胡汉通婚的先例、当地民族杂居的历史、郝滩汉墓群出土器物的佐证,此应该是河套地区胡汉通婚的真实写照。河套地区汉墓中常出现反映生计方式的壁画,且农耕、狩猎、放牧三类不同方式的壁画区域分布特征明显,但参考当地自然环境,此现象有可能是区域间不同社会偏好的反映。
其他文献
爆破技术被广泛用于水利水电、矿山、交通、市政等基础建设领域,其中不耦合装药轮廓爆破更是开挖轮廓成型及爆破效应控制的重要手段。不耦合装药爆破的孔壁压力特性直接影响到岩体损伤范围和轮廓成型质量,也是进行轮廓爆破设计以及非流固耦合爆破数值模拟分析的关键参数,因此全面分析和确定不耦合装药爆破孔壁压力特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论文采用理论分析、流固耦合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以及爆炸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佟裕哲先生认为中国地景文化思想及营建活动在唐代发展到兴盛期,因其强调“因借自然”的人工工程选址、布局和营建的思想内涵,深刻影响了该时期园林的营造活动,使唐代园林呈现出因山籍水、舒朗朴实、旷奥合宜等独特特征。唐代园林尤其注重对自然活水的依附和利用,筑园多引水构池,一时可谓“泉池占胜,布满川陆”,园池水体在数量、类型和形态的丰富程度上都是他朝所不及的,对后世和东亚造园影响深远,可见“理水”是唐代构园的
水下位置信息对于水下潜器导航、资源勘探、海洋环境监测和数据通信等都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空天地海通信网络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和相关技术研发,水下通信、导航和探测的一体化也得到了充分重视,利用水声通信信道特性实现水下定位,将扩展等效参考节点数量,增强主径的区分度,滤除多径干扰,实现更高精度的水下定位。本文将水声通信和水下定位紧密结合,重点研究多径提取与几何定位、多节点协同定位和基于信道滤波的主动阵列定
吐鲁番地区地处边疆,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城镇。公元640年,唐朝平定麴氏高昌王国,建立西州,西州与长安交流密切,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该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唐代文物,其中很大一部分精美的文物反映了长安与西州的文化交流。文章以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物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唐代长安艺术对西州的文化传播进行论述。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对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唐代文物展开研究:一对吐鲁番地区唐代遗址和墓葬进行
由于PPP项目的公共产品属性,政府往往需要对社会资本进行必要的财政补偿,以保证其财务可行性,促成项目的成功建设和运营。但PPP实践中却存在大量政府补偿机制设计不合理致使项目运行效果不好甚至失败的情况,因此,PPP融资的政府补偿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虽然学者们对PPP融资的政府补偿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社会资本非理性因素考虑不足使政府补偿机制存在一定局限性。大量实验及理论表明风险偏好和公平偏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全球第二大感染性疾病,而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是引起尿路感染(UTIs)的首要病原体。同时由于UTIs具有高复发性,临床上抗生素多次使用诱导细菌耐药性产生,导致治疗失败。尽管出现了可以预防细菌耐药性发展的抗粘附策略,但这些策略主要用于疾病预防而不能有效治疗。光热疗法(PTT)作为新型疾病治疗方式,已成为有效替代抗生素的一种方法。然而,P
中国老龄化问题显著,我国社会正在快速奔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同时老年智能设备用户数量逐年递增。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产品走进了每家每户,但是老年用户使用智能家居产品时仍会遇到很多困难。自然交互将会成为未来智能家居产品的重要交互方式,研究以自然交互理论为基础的智慧居家养老家居产品设计策略,提高新老年人使用以及操作智能家居产品的满意度。基于自然交互设计理论和情境理论,首先将新老年人情境类型划分为
近年来,我国保税物流园区建设进程明显加快,保税物流园区在促进物流行业乃至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保税物流园区的评价对于提高当地经济效益和保障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综合考虑保税物流园区运营评价中的模糊性与随机性,建立科学合理的保税物流园区运营评价指标体系,选择适当评价方法,系统性的对保税物流园区做出科学的评价,可以让园区发现解自身的问题,找到影响评价结果的关键性指标,并对该指标进行控制和管理
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发轫于我国农村的农地关系调整;然而,42年过去了,“大国小农”,依旧是我国作为14亿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发展现代农业,绝不是抛弃、剥夺小农,而是提升、富裕小农(1)。随着农地流转进程加速,暴露出小农户“基本利益难确保”“核心利益受损严重”“发展能力难提升”等诸多问题,正日益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严重“羁绊”,如何有效地确保农地流转中的小农户利益并着力实现其高质
水体中稳定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可在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驱动下被完全降解,该过程绿色、高效,能高效处理能源枯竭与环境问题。单斜钒酸铋(m-BiVO4)和类石墨氮化碳(g-C3N4)是新颖的催化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受到高度重视,但自身存在缺点,限制实际应用。可通过改性处理或将两种材料复合,改善单体存在的问题。g-C3N4和m-BiVO4合适的能带位置,可构建有效的Z型复合g-C3N4/m-BiVO4光催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