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乙烷中微量不饱和烃氯化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at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针对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万吨/年乙烯氧氯化平衡法生产氯乙烯装置工艺中,存在的微量苯不易利用现有的分离设备与二氯乙烷分离和氯丁二烯易在设备中自聚等问题,通过对裂解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未裂解的二氯乙烷物料(来自氯乙烯装置中502塔塔底料)进行氯化,从而使苯生成高沸点的苯的氯化物,使其可以通过现有设备较容易地与二氯乙烷进行分离;氯丁二烯氯化生成饱和烃,不再在设备中自聚,从而确保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在中试中,进行了20t/a EDC氯化纯化实验室中试研究和200t/a EDC氯化纯化的车间中试研究,验证了小试实验结果,为工业化装置放大提供了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各种液相基质体系用于样品制备,选用了包括纳米粒子在内的多种化合物作为基质或辅助物,并确定了各种液相基质体系对不同类型化合物的适用性.研究了液相基质
本论文探讨了在碱性溶液中电催化还原竹木质素的反应。本实验以Pb/PbO_2电极为阳极,纯铜片为阴极,碱水溶解的竹木质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对得到的降解液,分别使用乙酸乙酯、苯甲醚、二氯甲烷和氯仿进行萃取,通过层析分析和柱色谱完成分离,使用GC-MS、~1H NMR和~(13)C NMR进行定性分析,使用GC对得到的目标产物叔丁基对苯二酚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元素分析仪分析了原料竹木质素的元素组成,使用
学位
书法的艺术功能在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中一直发挥着其特有的作用,历经了漫长的演变发展到现在,逐渐进入到了一个具有多元发散、多元展现、多元融合与综合展现相结合等鲜
脂肪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油脂化工的基础原料,国内外对高品质的单一脂肪酸的需求很大.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脂肪酸分离技术当数高真空脂肪酸分馏技术.在脂肪酸分馏过程中,出于
毛白杨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杨树品种,它分布广泛,生长迅速,树干坚实挺拔,易于扩繁,不仅是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资源林木。随着2006年杨树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杨
纳米MD膜驱油技术是从纳米级MD超薄膜的形成特点和组成油藏的岩石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出发提出的一种依靠静电相互作用在孔膜表面形成单层MD超薄膜而进行剥离原油的一种新型驱
选择以苯-环己烷的循环为储放氢体系,研究其作为液态储氢介质的可行性过程,关键是寻找一种对苯的电化学加氢催化还原能力强的催化剂体系.研究表明,贵金属Pt对许多有机物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