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是指教师超越正式职责范围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主动展现出有利于学校、同事和学生的利他行为。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必要性,教育面临的多变的环境决定了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性,此外,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本身具有丰富的德育意涵。国内外已有研究发现,校长领导风格是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前因变量,然而关于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并不多;国内研究的本土化程度不高,同时存在忽视教育情境特殊性的问题。本研究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社会交换论,探索校长变革型领导力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学校伦理氛围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中国变革型学校领导力问卷》《中小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量表》以及经研究者翻译和修订的《学校伦理氛围问卷》对762名(两次调查总样本)公办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学校情境中的变革型领导力包含组织变革型领导力和教学变革型领导力两个维度;(2)学校伦理氛围的类型有:正式型、关怀型、独立型和工具型;(3)公办中小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总体表现较好,但在性别、教龄、学历、任教学段、是否班主任上具有显著差异;(4)教师感知的学校伦理氛围以正式型为主,关怀型次之,工具型最低,在性别、教龄、任教学段上具有显著差异;(5)教师感知的校长变革型领导力水平总体较高,但在校长性别、学校所在地上具有显著差异;(6)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后,校长变革型领导力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各维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7)正式型、关怀型、工具型伦理氛围在变革型领导力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以更大范围的样本发展了整合教学领导力的变革型领导力模型,并在学校情境中发展了组织伦理氛围理论,为校长领导效能的提高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建议。未来研究需要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建构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相对应的本土化构念;更多地采用追踪设计,以进一步明确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