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森林土壤甲烷(CH4)吸收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热点。森林土壤CH4吸收是CH4产生、传输和氧化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除受环境因素如水热因子变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森林土壤甲烷(CH4)吸收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热点。森林土壤CH4吸收是CH4产生、传输和氧化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除受环境因素如水热因子变化影响外,还受人为因素如土地利用变化和外源性氮(N)素输入干扰。研究显示,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N沉降增加已经并将继续对森林土壤-大气界面的CH4净交换过程产生影响。森林土壤CH4吸收对N沉降的响应十分敏感,包括抑制、无显著性影响和促进三种效应,取决于土壤N格局,N输入剂量和类型,植物微生物组成、土壤属性和响应时间等。相应地,有关森林土壤CH4氧化的N素调控机制报道不一,且多围绕NH4+-N的调节机制展开。再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森林,对N限制的北方森林研究较少。在中国,有关北方森林土壤CH4吸收对大气N沉降增加的响应研究尚未系统地开展。本研究以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高频率,多形态(NH4Cl和KNO3),低剂量(Control,0kgN ha-1yr-1; Low-N,10kgN-1ha-1; High-N,40kgN ha-1yr-1)的大气N沉降模拟控制实验,研究了2010年6~10月生长季:(1)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土壤CH4净吸收通量及其主控因子;(2)土壤CH4吸收通量及其驱动因子如土壤水分和温度、土壤NH4+-N和NO3--N、土壤pH对增N的初期响应;(3)土壤CH4吸收对增N响应的环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自然状态下,寒温带针叶林土壤表现为大气CH4的汇,土壤CH4平均吸收通量为51.5±4.7μg m-2h-1,主要由0~10cm层土壤水分驱动。(2)N沉降试验结果显示,低水平N输入对寒温带针叶林生长季土壤CH4净交换通量影响不显著。然而,NO3--N (KNO3)处理和对照之间土壤CH4净吸收通量边缘差异显著(p=0.043),尤其低N处理情形。(3)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作为典型的N限制森林生态系统,有机层和0~10cm矿质土壤无机N含量均以NH4+-N为主,NO3--N含量较低。正常情形下,0~10cm矿质土壤pH值的变化范围为4.8~5.2。模拟N沉降结果显示:有机层和0~10cm矿质土壤NH4+-N含量随N输入增加而显著增加;有机层土壤NO3--N含量对N输入的响应不敏感,0~10cm矿质土壤NO3--N含量受NO3--N输入影响显著;N输入没有显著改变0~10cm矿质土壤pH值。此外,不同N处理下土壤10cm水分含量和温度差异不显著。上述研究表明:短期内N03--N输入,而非NH4+-N输入,促进了N限制的大兴安岭北方森林土壤CH4氧化。N限制的北方森林土壤CH4吸收对增N响应的敏感程度可能与土壤CH4最大氧化活性区域、土壤NH4+-N和N03--N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相对比例有关。因此,在分析北方森林土壤CH4通量及其驱动因子对N沉降增加的响应时,除要考虑N沉降水平影响外,还应区分不同N沉降类型(NH4+-N和N03--N)的相对影响。
其他文献
本论文致力于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针对磺化聚芳醚砜类聚合物电解质膜材料,通过交联、复合、接枝等方法进行改性,详细表征了溶解性、吸水率、尺寸变化、水解稳定性、机械强度和质了电导率等性能。选用一系列亲水链段长度不同的多嵌段磺化聚芳醚砜(bSPAES)为膜基质,以P2O5为交联剂,通过磺酸基团与聚合物主链上活泼氢的脱水缩合反应,得到交联型多嵌段磺化聚芳醚砜膜(cbSPAES)。结果表明,
空气隙膜蒸馏技术具有可利用廉价低热源(太阳能、工业废热、地热等)、分离纯度高、热利用率高的独特优势。影响传质通量的主要因素是冷热温差,一般温差与膜通量成幂函数关系,
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具有特殊的管状结构及电荷传输性能对高能电子具有优越的输运和准直特性,有望作为激光聚变快点火研究中的靶材,解决高能电子的传输问题。 本文采用化学气相
由于铅的毒性,从而使得铅基压电材料相关的压电器件在生产、利用和回收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基于生物相容性及环境保护的考虑,无铅压电材料已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1-x)Na0.5Bi0.5TiO3-xK0.5Bi0.5TiO3(NBT-KBT100x)无铅压电材料在准同相界附近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是当前人们研究的新型热点材料之一。NBT-KBT100x压电材料是不含铅的弛豫铁电体,在其准同相界附近有
双酚类化合物被大量用于工业制造中,从而使其在环境中分布非常广泛。这类化合物是内分泌干扰物,即使在低浓度条件下也会对动物及人类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表明,双酚类化合物的好氧生物降解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其厌氧降解性较差,并且没有关于降解产物的报道。基于此,本论文分别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研究了菌株Pseudomonas sp.ZH-FAD对双酚F(BPF)的降
由金刚石粉体与Ni共同沉积所形成的复合镀层耐磨性较好,可以制备多种钻磨工具,如金刚石线锯、砂轮、金刚石钻头和金刚石滚轮等。在Ni-金刚石复合电镀过程中,通过电化学手段研究金刚石粉体对Ni基质金属的电结晶形核/生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可以为生产实践提供重要理论指导,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同时,通过阴极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测试等电化学手段,结合SEM、XRD、显微硬度测试研究Ni-金刚石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可以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印染废水因其污染物成分复杂、色度深、毒性大和难生物降解等特点,其处理已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s)具有污染物处理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备受人们关注。其中,基于过一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的高级氧化技术是一门新型
丝素蛋白具有来源广泛、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药物载体方面,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青睐。目前制备药物载体的方法很多,但制备一种高效、可控释放且靶向识别的药物载体仍具挑战性。本文以丝素蛋白作为原材料,阿霉素作为抗癌药物模型,通过盐析法制得多孔丝素蛋白颗粒,在颗粒形成过程中加入阿霉素,使药物能包覆在颗粒内部。由于癌细胞表面叶酸受体过度表达,在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利用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尖锐,生物质热解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传统热解技术中,焦油问题是阻碍其广泛推广的棘手难题,加压热解无疑是解
磷酸镁水泥以重烧氧化镁、磷酸盐和缓凝剂硼砂为原料,不需经过高温煅烧,具有快凝快硬、早强高强、粘结强度高和与旧混凝土性能匹配等诸多优点,被广泛用作快速修补材料。而在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