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的“忠实”标准自古以来是翻译界备受关注和争论的话题之一。学者们从直译与意译,内容、形式与风格等方面来探讨忠实。有人用解构主义对“忠实”进行解构,也有人对“忠实”的实现提出质疑。翻译文化意识的日益觉醒与翻译文化观的逐步建立,将翻译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和深度。当翻译被置身于文化视野之下进行重新审视时,翻译的本质、标准与策略等许多问题得以在新的层面探讨。在全球多元文化语境下进行翻译研究,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翻译的文化本质,从文化交流与发展这个高度来理解翻译活动。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文化视角以探讨翻译的“忠实”标准。通过借鉴文化视角和文化层次,对翻译活动和翻译“忠实”标准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得出文化视角下忠实的内涵、具体体现以及实现忠实的翻译措施等。翻译过程中文化的干预是不言而喻的。结合具体翻译实践来考虑文化层次,实际上可将其简分为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而翻译也可理解为表层文化翻译和深层文化翻译。表层文化翻译是指语言层次的翻译,深层文化翻译是指作品负载于语言形式上所体现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意义等的翻译。研究表明,由于翻译实属跨文化交际活动,语言和深层文化中某些因素影响翻译活动中“忠实”的实现。翻译应尽量克服来自这两个层面的消极影响,不仅要在语言层面而且也要在深层文化方面实现“忠实”。语言层面的“忠实”应从词、句、段三方面实现,不是机械的字对字、句对句和段对段地翻译,而是应灵活处理,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从而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深层方面的忠实应从不同文化之间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象等对应的三种情况来探讨,负载于语言形式的文化内涵、文化信息等应通过直译、音译、直译加注等多种翻译方法准确传递给译文读者,并使译文通顺易懂,能被读者接受。文化视角下的“忠实”既要准确传递原文语言承载的意义和效果,也要准确传递负载于语言形式上的文化信息,尽可能地让译文读者领略异域民族特有的文化韵味。“忠实”既不是“全忠”,也不是形式上的“愚忠”,在一定范围内允许适当的“改变”和“创作”,承认相对不可译。同时,翻译要想实现忠实,必须辩证地运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本文认为从文化视角探讨翻译的“忠实”,对更进一步理解“忠实”标准和从事翻译活动有深远的意义,也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