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为研究女性围绝经期间失眠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型的分布特点,不同证型之间在PSQI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以及失眠的严重程度与情绪是否存在相关性,为临床中医辨证围绝经期失眠的证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提高辨证准确率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前期查阅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制定失眠的病历观察表,收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将患者的资料录入excel表中,对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借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具体采用频数统计、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相关性检验等。结果:1.本次调查共纳入200例病例,每个证型的人数及占比分别为肝郁化火证86人(43%),阴虚火旺32人(16%),心肾不交26人(13%),心脾两虚21人(10.5%),痰热内扰17人(8.5%),心胆气虚证13人(6.5%),心火炽盛证3人(1.5%)、瘀血内阻证1人(0.5%)、胃气失和1人(0.5%)。每个证型在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寐后易惊这几个症状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SQI总分得分在各个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得分无显著差异;睡眠质量得分、入睡时间得分、睡眠时间得分、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在证型间有差异。睡眠质量得分心脾两虚与肝郁化火、阴虚火旺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入睡时间得分肝郁化火与心脾两虚两个证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睡眠时间得分痰热内扰与肝郁化火、心脾两虚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日间功能障碍心胆气虚分别与肝郁化火、心脾两虚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证和虚证的PSQI总分、睡眠时间得分、睡眠效率得分、睡眠障碍得分、催眠药物得分、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睡眠质量得分、入睡时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PSQI评分和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出P<0.05,PSQI与焦虑评分、PSQI与抑郁评分存在着正相关关系。4.焦虑、抑郁评分在证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证和虚证间焦虑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围绝经期失眠最常见的证型是肝郁化火。2.围绝经期失眠的主要症状可能与证型有一定的联系,出现入睡困难、多梦的患者多见于肝郁化火证;出现易醒的患者多见于心脾两虚证;出现多梦,寐后易惊的患者多见于痰热内扰证。3.失眠的严重程度跟焦虑、抑郁情绪直接相关,焦虑、抑郁越严重,失眠也就越严重。4.伴有焦虑情绪的失眠患者多见于肝郁化火证,伴有抑郁情绪的失眠患者多见于心胆气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