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航行补给配载决策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ecom_god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给船是用于向其他船舶提供正常运行所需的燃油、食品、淡水等消耗品的一种特殊船型,在走向“深蓝”这一必然趋势下,可以大大增加船舶的作业半径和作业时间。在使用补给船作为后勤保障时,如何保证整个补给过程平稳、安全、快速的完成,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补给船配载过程中载荷变化的计算方法、货油舱的决策选择以及压载水舱的调载方案确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参照力学平衡理论,分析补给船在任意位置发生载荷变化后的受力特点,总结了其作业过程的浮态、稳性以及强度的计算方法。其次,针对理想与非理想状态压载水分布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研究,对货油舱及压载水舱进行排列组合后的自适应步长遍历,搜索可行方案。再次,明确补给船作业过程中的约束条件,将可行方案作为评价单元、约束条件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多目标决策矩阵,应用TOPSIS算法对备选方案进行同趋势化处理,建立无量纲的规范矩阵,通过各方案与理想解之间的欧氏距离,找出相对最优补给方案。最后,基于以上的实施细节与评价流程,建立补给船配载决策系统,运用排列组合后的TOPSIS算法对补给方案进行求解,并加入人工选择与修改模块,结合实例进行结果分析,表明本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执行性与实用性。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的油气开发工程向深海进发,海底管道成为油气输送的第一选择。而S型铺管作业方式在深海海底管道铺设工作中显示出难以超越的优越性,使之成为目前海底管道铺设的首选
在江河、湖泊、浅海等区域,超小型水下机器人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但是复杂的水下环境及较差的水下可视度,使有缆超小型水下机器人的可控难度加大。有缆超小型水下机器人仅靠
复合材料螺旋桨作为一种新型的推进器,在船舶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利用复合材料螺旋桨的可设计性,通过合理安排桨叶的纤维方向和铺层顺序,可以使螺旋桨桨叶
国际海事组织IMO在《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中明确规定轮机员必须经过仿真模拟器的培训,随着STCW78/95公约的实施,市场对船舶电站模拟器需求量将很大。 本文首先分
目前,大多数FPSO主要采用系泊系统进行定位。在极限海况下,系泊缆索的强度是影响FPSO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系泊系统的设计通常要求缆索的原始强度能抵御极限海况,但是经过多年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氡及其子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的影响,逐渐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氡及其子体的测量也变得非常重要,一方面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另一方面对于地质勘探、地震
在海洋油气开发过程中,深水铺管起重船作为用于海上石油部件的吊装和拆除、海洋平台导管架下水,海底管道的铺设、维修等作业主要的工程船受到广泛的重视,为保证起重作业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