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贲门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发生于胃贲门粘膜上皮及贲门腺体,肿瘤中心位于食管与胃结合部2-3cm内的腺癌。因贲门的特殊解剖位置与肿瘤生物学特征,手术是贲门癌的首选治疗,但几十年来贲门癌的手术入路始终无统一模式,人们在做多种径路尝试,而经胸、经腹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两种手术入路形式,但其优劣及选择时机在临床工作及各研究报道中存在较多的争议,而两种入路的5年生存率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74例贲门癌患者,按经腹、经胸的手术入路分为经腹组和经胸组,拟探讨两种手术入路在疗效、并发症及对患者预后影响等方面的优劣,特别是将研究重心放在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分析上,以期从近期疗效及经济性方面评价两种入路手术,对临床上治疗贲门癌患者规范化的选择手术入路及尽可能的避免术后相关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贲门癌患者预后及术后相关肺部并发症的影响,为合理的规范化的选择贲门癌根治术手术路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74例贲门癌患者,按经腹、经胸的手术入路分为经腹组和经胸组,其中经胸组98人接受经左胸入路的贲门癌根治术而经腹组76人接受经腹入路的根治术,分析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淋巴清扫结数,切缘癌残留阳性率,治疗费用,术后1d、3d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1d内芬太尼用量,术后1d内心率异常变化及血压异常变化例数,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1年内复发或转移发生率;并分析两组术后相关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脓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情况(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心律失常)。结果(1)经胸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PCIA芬太尼用量及术后1d和3d的VAS评分均显著多于经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经胸组心率和血压的异常变化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13.27%,11.22%,74.49%,与经腹组2.63%,2.63%,86.84%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经腹组在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脓胸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例数上显著低于经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经腹组在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例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贲门癌患者,术前应先行上消化道造影(钡餐或碘油造影)、增强CT明确肿瘤病变范围,特别对于基础情况较差的患者,首选经腹入路手术,若病变累及下段食管1-3cm,全身情况尤其心肺功能允许的前提下,可先经腹入路探查,必要时联合胸部切口完成手术。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尽量避免经胸入路完成手术,以免造成患者术后相关肺部并发症及影响预后,如果患者病灶较大或侵犯食道3cm以上,心肺功能许可条件下,可直接经胸入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