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译码结构及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无线通信业务需求的与日俱增,无线通信技术正朝着更高速率更宽带宽的趋势发展。60GHz短距离通信技术以其超高的信息传输速率、极宽的带宽资源以及优良的抗干扰性满足了无线通信传输新的发展要求,并使得多媒体业务以非压缩方式传输成为了可能。在高清视频图像中存在着大量的冗余信息,非压缩高清视频图像传输保留了这些冗余信息,因此,如何合理地充分地利用这些冗余信息来提升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便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首先根据分集合并技术、迭代译码思想以及译码过程中码字间相互影响的特点,提出了A型和B型两种合并译码结构;接着对两种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合并译码结构都可以有效提升含有相同信息的数据分组的译码性能,其中B型合并译码结构不仅改善了含有相同信息的数据分组的译码性能,也带动了其他数据分组译码性能的提升。2.首先以A型合并译码结构为基础,提出了非压缩高清图像合并译码传输系统;接着在此基础上,引入发送端配合,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合并译码传输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合并译码传输系统可以有效提升相邻像素比特差异较小的图像的传输质量,改进型合并译码传输系统虽然在发送端对图像数据进行了有损处理,但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传输性能。
其他文献
H.264采用基于块的DCT整数变换、量化和运动补偿等技术来实现视频数据的压缩,而基于块的视频编码技术将不可避免的引入块效应,造成图像质量的损伤,特别是在低码率条件下图像质量
指纹识别技术作为一种身份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领域。然而低质量的指纹图像不利于指纹识别,因此需对低质量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指纹方向场的计算是预处理的一个环节
H.264/AVC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视频编码标准,通过采用新的编码技术获得了更高的编码效率与更好的图像质量。但是这些新技术在提高编码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计算消耗以及
随着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高容量无线服务需求得到了人们很大的关注。一种潜在的无线解决方案是临地空间飞艇网络平台通信,它兼具了地面通信与卫星通信的优势,在未来无线通信邻域
Polar码是至今为止理论上唯一可达到香农限的一类信道编码理论,而且具有低复杂度的编译码算法。通过信道极化(channel polarization),通信信道可被极化为全噪比特信道(pure n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同时也促进着测控技术朝着网络化、集成化、分布化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远程网络测控系统已成为近代测控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远程网络测控技术有着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鲁棒性强、全局搜索能力好的优化算法,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存在“早熟”和局部搜索能力弱的缺点,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在充分分析遗传算法优缺点
本文针对蜂窝系统中多用户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循环正交(CO)序列,将其分别应用到TDMA、CDMA和MC-CDMA系统中,并给出了性能仿真结果。在TDMA系统中,发送端将CO序列与信息进行卷积操
生物特征因其独有性、稳定性被广泛应用在身份认证系统中。但是,生物特征模板不能像经典密钥一样便捷地撤销和重新发布。为保证用户隐私,将密码学和生物特征认证结合形成的生
针对数控系统开放性差以及控制能力有限的问题,采用嵌入式技术对多轴机床进行数字控制,旨在增强多轴数控系统的开放性、稳定性和任务调度的实时性。本文在研究多轴数控系统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