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现象研究——以互联网视频节目《罗辑思维》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u061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媒体化程度的加深及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与媒介的交流不再是如此单一化的传播方式,Twitter、Facebook、微博、微信等多种自媒体的兴起,更是改变了原有传统媒体的“传送-接受”式的传播模式,单一的个体已不再是信息被动地位的接受者,已成为了位于信息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传播者。以往由大众传播媒介一统天下的格局被瓦解,统治阶层等利益集团对媒体实施控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新的自由传播时代的到来指日可待。新的传播方式的形成同时影响着现当今脱口秀节目的演进,近年来中国银屏上脱口秀节目的增多,无不与技术的发展有着相关性。但如今的研究却没有关注节目的发展与传播模式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罗辑思维》节目为例,将现代自媒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运用作为重点,利用调查问卷对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通过Westley and MacLean模式、麦奎尔的信息处理理论及教养理论等学术理论进行多角度切入,利用前期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并通过后期详实的数据分析、内容分析、定量分析等,深度剖析这类处在传统媒体以外的新型节目范例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同时,整合提出了“自媒体脱口秀”的概念以及其“传播模式图”。  首先,本文研究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是自媒体时代脱口秀节目的变化,探究在自媒体网络媒介环境下,脱口秀节目的分众化趋势、节目特征及节目分类。具体逻辑思路是自媒体环境下脱口秀节目的展现形式更为多样化,并且开始存在着更为多样化的社会个体的传播需求。将当今自媒体脱口秀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总结概括,并将其特征进行植入式的网络空间和情境的带入,从而归纳其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的特征。  其次,《罗辑思维》的节目介绍和系统分析是本研究关注的第二个问题。《罗辑思维》自2012年底播出以来已经有着过亿次的点击量,微信公共账号的粉丝数已经达到350多万,会员数已经2万多。如此庞大的受众群,是如何在两年之内迅速建立起来的?在自媒体传播时期,传播者、受传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都有着何种特点,利用调查问卷设计研究问题,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分析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解析传播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整合提出了自媒体脱口秀的概念及《罗辑思维》节目在经营中所形成的C2B&C模式,对《罗辑思维》节目的各方面内容都进行了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最后,分析在自媒体时代脱口秀节目的传播模式,同时总结在此发展趋势下的自媒体脱口秀5W的进一步演进。即总结出了,传播者的“个人魅力”、受众的“忠诚度”、传播内容的“粘合”、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传播效果的“线上+线下”的多元化的传播要素变化。不同单独的个体在构建社会化网络空间的基础之上,促进用户之间形成了更为多样化的链接方式,社会的聚合作用更为明晰。为社会个体之间的链接提供了一种新的“核心-分散式”的交流方式。信息传播渠道在网络化的人际空间之内更为独立也更为开放。  综上所述,在自媒体时代脱口秀的发展有着更为利好的发展前景,并且节目的经营方式也更为多样化。脱口秀节目传播功能和传播效果在自媒体时代“个人魅力”指数进一步激增,社会个体通过传播者“核心”分散形成社群的聚合力,形成“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使得自媒体脱口秀传播的内涵更为丰富。  通过以上的阐述,本文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即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对所运用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介绍,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第二章,介绍自媒体脱口秀的发展兴起历程,对目前自媒体脱口秀的几个代表作品作简单的介绍,并对“自媒体脱口秀”概念进行界定。第三章,对自媒体脱口秀《罗辑思维》的节目进行介绍和简单阐述分析。第四章,利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将其分为四个小节进行系统研究,将自媒体脱口秀《罗辑思维》节目中自传播者、受传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利用数据,做出详尽的定量数据分析。第五章,通过上文的分析研究,对《罗辑思维》进行缺陷分析,同时探寻现当今中国自媒体土壤环境下,脱口秀这种节目形式新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