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余年来,深圳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动力,凭借先锋精神,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上千万人的国际化大都市,用“深圳速度”缔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被称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地方,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规模快速增长,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渐难以为继的土地资源,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急速暴增的人口规模与教育设施用地规模不相协调,教育设施用地规模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教育设施求过于供。怎么突破深圳市用地发展这个瓶颈?从2004年开始,深圳市采取城市更新的手段,通过城市更新向存量的土地要空间、索资源,深圳市政府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施行强区放权1。可以说目前城市更新是解决深圳市教育设施用地不足、完善教育设施空间布局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城市更新是一个牵扯各方利益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推动困难,那么如何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且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优化教育设施空间不足并解决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文章以深圳市宝安区小学教育设施为例,研究的内容与成果包括:(1)研究教育设施布局问题及问题存在本质原因。运用GIS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地图显示等功能,结合上述宝安区的概况,发现并提出宝安区现状小学布局特征及问题,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从规划层面、落实层面、政策层面及管理层面等四个层面分析现状小学教育设施空间布局不足的本质原因,为城市更新单元中教育设施空间优化布局做基础。(2)制定城市更新中教育设施空间布局原则。从公平、均衡的角度出发,对宝安区城市更新区域内及非城市更新区域进行全局统筹,优先推进符合城市更新条件、与宝安区发展方向一致并落实重大产业类项目及急需的教育配套设施的项目,科学预测宝安区发展方向及人口规模,为合理规划教育设施规模及数量提供切实的依据,使其持续发展。(3)构建教育设施空间优化布局思路。划定城市更新区域和非城市更新区域,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方法,城市更新区域内的小学教育设施,实行片区统筹布局的方法,通过片区统筹规划研究,合理确定增配、扩建、改建、合并等方式,非城市更新区域内的小学教育设施根据现有条件采取扩建、改建、合并的方式,最终使整个研究区内的小学教育设施布局实现空间优化。未来城市更新统筹片区可依据已划定的城市更新区域进行划分,给出片区统筹布局操作方法,这里的统筹不仅仅指统筹教育设施布局,也指以能够落实教育设施为目标的利益统筹,最后进行实例应用。(4)制定城市更新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优化对策。缩小办学质量差距,完善学区管理制度,引导城市人口合理分布,满足现实教育需求。建立有效实施城市更新的保障机制。在不断健全城市更新管理机制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城市更新模式,完善城市更新政策保障体系,加强更新城市更新组织工作保障,规范城市更新工作流程,完善城市更新公众参与机制及城市更新监督与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