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以台北一所初中生物课堂为对象,论证在初中生物课堂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效用及意义,并提出对于生物教师、学生和其他教育人员的改进建议,以求建立完善健康的评价体系。与传统的客观评价方式相比,表现性评价是一种看重学生实作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更为直接也更为复杂的评价学生的方式,是利用学习者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复杂问题或完成与真实生活相近或接近的表现性任务的一种评价方式。文章共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课堂观察法与教育实验法等四种研究方法:参阅诸多历史文献和已有研究结论,设计出“初中生物课堂上的表现性评价”课堂观察记录表,对生物课堂中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利用教育实验法研究学生在应用表现性评价前后的成绩变化情况,并列举教学设计实例与课堂实例分析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应用表现性评价的可行性。用教育统计软件SPSS 25.0对实验数据结果进行对比,综合其他几种研究方法的数据和资料支撑,研究发现,在课堂中应用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发展有较大的正向积极作用:其一是学生的生物学科平均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其二是学生的表现能力与现实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三是学生的评价素养等具有良好的发展。文章根据研究结果,对一些直接或间接教育力量均提出了相应建议:建议教师熟练掌握表现性评价原理,并控制其应用过程;建议学校转变原有评价观念,积极接受并宣传新的评价方式;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为学校提供开展表现性评价的物质保障为教师提供适当的培训与交流;建议家长理解并大力支持学校的评价方式改革;建议相关社会力量携手努力,共同创设便于表现性评价应用的大环境。文章的成果价值还包括:阐述了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利用表现性任务实施表现性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实验中所使用的评价模式科学性及可行性,论证了可将此评价模式在其他学科或领域加以推广应用的原因,对于完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