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纳米线导热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huaf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硅纳米线由于其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质,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使用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硅纳米线的导热系数进行了研究,原子间采用Stillinger-Weber(SW)作用势,讨论了不同温度、长度及横截面积下导热系数的变化,并且比较了微观表达式法和加减能量法两种不同的热流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两种热流计算方法对尺寸较小的纳米线导热系数影响较小,当纳米线尺寸增大时,加减能量法更加稳定;当纳米线尺寸较小时,导热系数随模拟温度升高而减小,然而,随着纳米线的尺寸继续增大,导热系数会出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纳米线导热系数随纳米线长度增加而增大,然后趋于稳定;纳米线导热系数随模拟横截面积增加而增大,随着温度增加,增大的趋势减小,并且在纳米线尺寸较小时,更为突出。  硅纳米线比大部分硅相关材料拥有更好的热电性能,并且通过杂质掺杂等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强纳米线的热电效率。基于前期工作,分别研究了单层掺杂、集中掺杂、随机掺杂、均匀掺杂、不均匀掺杂和立方体掺杂六种不同几何排布方式对硅纳米线导热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掺入杂质锗后降低了硅纳米线的导热系数,并且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在高温时,导热系数变化减缓并趋于平稳。同时发现,纳米线横截面积和长度对导热系数仍有影响;掺杂浓度对纳米线导热系数也有影响,当掺杂浓度较小时,导热系数明显降低,在随机掺杂中当杂质锗的浓度为3.52%时,导热系数降低近50%;掺杂后纳米线的导热系数随着纳米线尺寸的增加而增加,当硅纳米线尺寸较大时,锗掺杂对纳米线导热系数的影响更为显著。结合经典的Callaway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杂质排布方式导致硅纳米线的导热系数不同。杂质排布的越不均匀,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越大,所以集中掺杂方式对导热系数的影响最小,对于尺寸相对较小的纳米线,不均匀掺杂方式导热系数最小,而对于尺寸较大的纳米线,均匀掺杂方式导热系数最小,这是因为此时声子-界面散射和多次散射的作用增强。硅纳米线的热电性能可以通过掺杂等方式进一步的提升,这为新型的热电设备研究提供了设计方向。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此,企业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革新,这对当代企业来讲,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现
史料实证与家国情怀,都是高中历史课堂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家国情怀是对学生思想与情感上的要求.利用史料实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激发学生对传
论文在全面分析这类产品特点的基础上,以摩托车覆盖件快速开发作为应用对象,深入研究了以反求工程(RE)和快速原型制造(RP/M)作为核心技术的复杂曲面产品快速开发模式。
基于ASP(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模式的网络化制造系统是一种实现区域、行业及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及协同商务的信息平台。采用该平台能促进企业间制造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