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剑门关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南部,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推覆构造东南侧,景区内多姿多彩的丹霞地貌是景区最具特色以及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更注重对其历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而对丹霞地貌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一直呈忽略状态,以至于较多丹霞地貌遭到破坏。本文以剑门关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丹霞地貌分类、景观特征类型及成因进行探讨,并运用ArcGIS手段对研究区地形因子进行提取分析得到景区敏感度分区图,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建议和保护措施。通过上述分析与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丹霞地貌成因是在内外动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其中内动力过程主要为以下时期:侏罗纪时期四川龙门山地区开始推覆构造活动;新近纪四川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作用于剑门关地区;第四纪时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青藏高原逐渐隆升,龙门山推覆构造活动愈加剧烈,本区地壳抬升。抬升后的地壳受到外动力作用,如流水侵蚀和下切作用、重力作用、风力侵蚀作用等。依据丹霞地貌的成因将剑门关地区丹霞地貌分为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为主的丹霞地貌类型。丹霞景观按其颜色、形态划分为赤壁丹崖类、大型城墙峰丛类、洞穴类、特殊造型峰类等类型。其次,本文通过GIS技术对研究区高程、坡度、坡向等影响因子进行提取分析生成四级景区敏感度分区图,将景点道路跟景区敏感度分区图叠加到一起,从图中可以看出景点大部分位于二级敏感区,少部分位于一级敏感区,对位于一级敏感区的景点我们要加强保护,防止遭到破坏,使景区造成损失。在一级敏感区内,建筑物都将受到严格控制,合理的设置游客游览步道和观光车道等,保持景区的通视性,给游客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将游乐园、休闲区等功能区设置在二级和三级敏感区内;而在四级敏感区内,可以适当建设一些大型项目。最后,分析剑门关地区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并提出保护建议。针对景区提升问题,加快开展剑门关景区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相关工作,提高景区级别;针对地质遗迹科研科普价值挖掘和利用问题,加大科研投入对地质遗迹价值进行挖掘,推出地学旅游路线,给游客在游览的同时提供一个受教育机会。对于由流水冲刷侵蚀形成的景观,做好排水工作,减少水流冲刷给景观造成的危害;对于受重力因素威胁的丹霞景观,通过支挡、锚固、削低坡度等方法强化软弱结构面、强化结构体,改善力学平衡,提高稳定性;处在风力侵蚀下的景观,可以在景观周围种植树木和灌木等,以削减风力;对处于游客可以触及到的景观我们要加强标语警示,重要的丹霞地貌景观我们要对其设立防护栏,防止游客对其进行破坏,必要时控制游客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