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阶段。随着经济总量的提升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的确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问题变得尤为重要,社会公平问题也进一步凸显为重点和难点问题。随着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性的不断加大,社会阶层的分化现状面临着接近社会可能承受极限的危险。为此,不少学者都对收入差距进行了研究,不管是采用何种方法和计量分析指标,我国的城市和农村个人或家庭之间的收入和消费差距都显现出不平等的趋势。如果把城乡居民合并起来观察不平等程度,基尼系数每一时期都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处在继续扩大的趋势中。广西是中国最多少数民族人口聚集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经济建设和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人均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与快速发展相伴的突出问题同样是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广西人口的民族构成相对复杂,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效和可持续性,而且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基于上述背景和凸显的问题,本论文选题以广西金融信贷水平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为切入点,从这个角度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造成目前区内城乡收入分配不均、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历史成因。不少学者从财政税收、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角度解释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其中金融信贷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容忽视。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所产生的影响是多层次的。本文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入手,总结了金融因素如何对收入差距的方向与程度、主要渠道与途径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信贷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制;其次,从广西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广西城乡居民收入比、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全国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比较、广西区内14个地级市进行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广西区内行业收入差距现状多角度对广西城乡收入差距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通过建立相关指标来进行VAR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广西金融信贷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信贷规模、农村贷款比例与城乡收入差距有负相关关系,信贷效率、人均GDP与城乡收入差距有正相关关系。广西信贷规模的扩大和农村贷款比例的上升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信贷效率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反而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最后,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包括: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合理使用扶贫贷款资金,提高扶贫贷款资金使用效率;鼓励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外经济;加快征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绿色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金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