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每年全球新确诊病例超136万。根据近年来中国癌症数据报告显示,我国结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已经迅速跃升至恶性肿瘤的前五位。结肠癌患者早期几乎无任何症状,而确诊时常常已是晚期,因此常常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对公共卫生造成了重大威胁。EphB2是从构建的胃癌组织cDNA文库中筛选出来的Eph亚类新基因,表达于胚胎和成人组织中的多种细胞成分,主要参与胚胎、神经发育以及血管形成,有相关数据表明EphB2还参与肿瘤的形成。探讨人结肠癌组织中EphB2蛋白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左半与右半结肠癌组织EphB2蛋白表达,并分析其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结肠癌根治术的180例标本,对于以上标本的实验均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97例,年龄中位数为52岁,左半92例,右半88例。每例标本均由结肠癌及对应癌旁组织构成,术前均未接受放疗或化疗,术后病理结果经两名以上病理医师确认,都有完整的临床病历资料及预后随访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phB2蛋白的表达,并对照病理参数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Graphpad 6.0软件和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配对χ2检验分析并比较分析癌组织中EphB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大小、肿瘤直径大小、组织学分级高低、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分型等临床病理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法、Cox法和Log-rank法分析肠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1)EphB2蛋白在左半与右半结肠癌组织中均表达于细胞质内。其中,左半阳性表达率为58.70%,右半阳性表达率为67.05%,EphB2蛋白在左、右半结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无差异(P>0.05);而左半结肠癌平均染色评分分数明显低于右半结肠癌及癌旁组织(P<0.001)。左半结肠癌组织中,EphB2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呈负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右半结肠癌组织中,EphB2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等均无关(P>0.05)。(2)92例左半结肠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8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P=0.008);尽管在所有患者或右半结肠癌患者中,EphB2表达高低与5年总体生存无明显相关(P>0.05),但在左半结肠癌患者中,EphB2过表达组5年总体生存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单因素与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均可作为总体生存的独立影响因子;右半结肠癌中EphB2表达水平与总体生存之间无意义;而左半结肠癌中低水平EphB2预示着预后不佳。结论:(1)左半结肠癌组织中,EphB2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呈负相关,而右半结肠癌组织中,EphB2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均无关;(2)左半结肠癌中低水平EphB2预示着预后不佳,而在右半结肠癌中,EphB2表达与总体生存之间无意义;(3)EphB2在左、右结肠癌进展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为探索结肠癌诊疗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