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制备红色长余辉MgSiO3:Mn2+,Eu2+,Dy3+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aosho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了硅酸盐作为长余辉发光粉体的基质,以Mn2+作为激活剂,以Eu2+和Dy3+作为辅助激活剂,研究其发光性能。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基质MgSiO3以及Mg2SiO4。讨论了制备前躯体的条件,在碱性催化条件下合成的MgSiO3粉体的合成相中MgO有很高的衍射峰,确定用硝酸作为TEOS水解缩聚反应的催化剂。通过H2O2与H2O的混合代替HNO3制备出的前躯体经过热处理后合成基质的相更加纯净。通过热分析和XRD讨论了制备发光粉体基质的烧成制度在450℃预烧3h,在1300℃保温6h。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的Mn2+掺杂MgSiO3和Mg2SiO4。经过波长为415nm的脉冲激发,MgSiO3:3%Mn2+的峰位于661nm和680nm处,Mg2SiO4:3%Mn2+的激发峰位于660nm。它们的发光中心都位于Mn2+的4T1(4G)→6A1(6S)跃迁发射。通过对MgSiO3:Mn2+和Mg2SiO4:Mn2+激发峰值的对比,MgSiO3:Mn2+的激发强度更强。通过荧光分析对比了Eu2+,Dy3+,Mn2+混合掺杂的MgSiO3和Mg2SiO4发射峰值的强度,MgSiO3:Eu2+,Dy3+,Mn2+有更高的发射峰。在酸性进行催化以及通过加入H2O2和H2O的混合环境下制备出MgSiO3:Eu2+,Dy3+,Mn2+,对它们的发光特性也进行了对比,荧光测试得出在H2O2和H2O的混合环境下制备的MgSiO3:Eu2+,Dy3+,Mn2+比只在酸性环境下制备的MgSiO3:Eu2+,Dy3+,Mn2+有更高的发射峰。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掺杂比例的Eu2+的Mg2SiO4:3%Mn2+,以及不同掺杂比例的Dy3+的Mg2SiO4:3%Mn2+研究发光过程中Eu2+、Dy3+与发光中心Mn2+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u2+对Mn2+有能量传递的作用,Dy3+除了有制造陷阱的作用外也对Mn2+具有能量传递的作用,而且Eu2+的这种能量传递作用更加明显。   用溶胶-凝胶法采用不同的溶剂制备一系列的MgSiO3:Eu2+,Dy3+,Mn2+得出粉体的粒径相差不大,并且发光强度不一。
其他文献
碳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表面特殊的几何结构和化学性质吸附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经过水浴干燥以及热分解而合成所需的纳米粉体材料的一种新方法。本文主要是利用碳吸附方法,研究了Ni、Zn铁氧体的工艺技术,讨论了各工艺参数对产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利用碳吸附法能够制备出纯度较高的尖晶石NiFe2O4纳米粉末,并得出其最佳的制备参数为:PH值为3、活性炭与金属盐的摩尔比为2:1、热处理温度为500℃下保
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公布的中国740个常规观测站1960-2005年46年日温度器测资料以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资料室提供的中国614个站点1960-2007年48年逐月干旱指数资料,分别对中国近
本期专题上,有几组作品让我印象深刻。  《肖像》是天津美术学院的宋立雪的作品,这一系列作品是作者以拍摄肖像的手法拍摄的临时建筑,这是城市背景中的荒凉一角。从画面的角度来看,可以推测作者跟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人的距离,还是时间的距离?作者说过,“这些建筑,在很短的时间出现,又在很短的时间消失,伴随着主人身份的变化,这些建筑的命运也在变化。”这组照片乍看之下构图极简单──一所零落的小店,一半的天色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bZr0.4Ti0.6O3(PZT)铁电薄膜,磁控溅射法生长FePt、Pt等电极材料,架构了不同衬底和不同电极的PZT电容器。采用磁控溅射法生长阻挡层材料,制备FePt/PZT铁电铁磁异质结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结构测试,利用铁电测试仪(Precision LC Unit)测试样品的铁电性能,LCR测试仪测试介电常数,Keithley数字源表测试漏电流,振动样品磁强
Graphene是目前发现的最理想的稳定的二维体系,其独特的结构使graphene有很多不同于其他碳基材料的性质。Graphene材料在纳米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自旋量子器件以及新型
学位
拓扑量子计算被认为是实现可容错量子计算机的最为激动人心的方案之一。尽管这个领域已经蓬勃发展十多年了,但是它目前仍然是现代物理最为前沿的领域。这个方案的核心思想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