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洵美文艺观初探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邵洵美,唯美派和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也是作家、出版家和翻译家。本文从散见于报刊和著作的文学评论文章中梳理出邵洵美的文艺观,包括:诗歌观、叙事观和文化观。论文的结构为:第一章论述诗歌观,邵洵美关注诗歌的“性灵”特征,诗歌语言的“肌理”,在诗歌创作中践行了从“肌理”论中衍生出的“感官性”,他用语言意义的滑动和感官性的体验介入了现代性的表征危机。第二章论述叙事观,邵氏关注小说创作的素材和话语的问题,以及叙事中的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幽默美学。与诗歌观相比,邵氏的着眼点已经从个体的感受和语言文本转向了叙事背后的广阔人生和艺术机构的变革,回归到一种理性和有机整体性。其幽默美学所表现出来的节制,以及改编行为中坚守的“光晕”都是对之前支离破碎的语言的一种修补和收束。第三章论述邵氏的文化观,集中讨论作为公共空间的“花厅”(salon)以及报刊和启蒙的联系,以及其画报观提出了颇有见地的启蒙三步骤。在这一章里,邵氏的文艺探索从文学观转向了文化观,而现代性的探索历程回归到了现代性萌芽初期的“启蒙”。从“花厅”(沙龙)和报刊作为公共空间的构建出发,他提出了中国的“文艺复兴”。结语部分首先从共时性的角度剖析,邵洵美的文艺观具有以下特点:注重体悟和感受,中西诗学比较的视野,“灵肉合致”的节制审美,非专业化的文艺创作。其次,从历时性的角度纵观邵洵美的文艺观,作家发现其发展历程具有从内倾逐渐转向外倾,从个体感悟转向社会关怀,从先锋实验转向启蒙大众的特点。论文的意义在于梳理邵洵美的文艺观的基础上,总结其文艺观的特点,为丰富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史尽一己之力。此外,他的文艺观展现了一个未经历“五四”运动的有识之士的精神发展历程,在一个救亡图存,新旧变革的时代,他仍在孜孜以求地摸索文艺现代性和社会现代性的建构方案。
其他文献
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确实已经过去,但这个行业未来就没有机会了吗?答案显然不是,中国的城镇化率远没达到70%,从美、日、英等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虽然房地产的黄
<正>塑造幸福企业并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愿望,而且是一种可以赢得员工归属、业绩提升和企业持续发展的管理实践。塑造幸福企业正在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企业家与管理者需要
<正>全球变暖继续下去,意味着今天在地球上生活的许多植物和动物(包括我们)可能会面临生存危机,意味着更严重的干旱和洪水,意味着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城市淹没……自然生
【目的】研究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DNA甲基化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外源施加NaCl对种子萌发及种子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探索DNA甲基化在黄瓜种子萌发过程及NaCl胁迫反应中的作用。【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恶化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新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工业企业数量在急剧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其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
<正> 明清封建皇朝在當時的四川、湖廣、雲南、貴州和廣西等少數民族地區內,為了皇朝自己的利益,建置了土司制以及相繼而來的改土歸流的政治設施。土司區內的少數民族,最早的
期刊
【目的】研究猪粪、牛粪及其沼液配合化肥施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施用沼液对植物土传病害防治的机制及其农用价值。【方法】利用连续3季的
考试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是学生必须在学校参与的一种教学手段,但针对大学生大一所学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而言,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值得探讨。因此,简单分析了
【目的】利用F2遗传群体分析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遗传模式,为高油酸种质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高油酸亲本wt08-0932和wt08-0934与普通(低)油酸含量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建
菊花遗传背景复杂,传统育种往往不能获得预期的目的。生物技术为菊花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现就菊花基因工程中的遗传转化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影响菊花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