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2>O<,3>透明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gre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钪(Sc<,2>O<,3>)透明陶瓷广泛地应用于航天、激光、导弹等尖端科学领域。本论文研究制各出氧化钪(Sc<,2>O<,3>)透明陶瓷及其所用的高密度Sc<,2>O<,3>纳米粉末。为了改善陶瓷材料的性能并提高陶瓷材料的透光度,研究了不同滴定剂以及滴定过程中各项参数对粉体烧结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分别采用氨水和碳酸氢铵作沉淀剂滴定钪的硝酸盐溶液,采用六次甲基四胺作沉淀剂滴定硫酸钪溶液制备氧化钪(Sc<,2>O<,3>)超微粉,通过真空烧结制备Sc<,2>O<,3>透明陶瓷。通过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对前驱体及Sc<,2>O<,3>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硫酸盐溶液制备出的Sc<,2>O<,3>粉体粒度小,分散均匀且前驱体团聚少,易于洗涤和研磨。利用氨水和碳酸氢铵作沉淀剂滴定硝酸盐溶液沉淀出的前驱体团聚严重,较难过滤和洗涤,并且硬度大,研磨困难。粉体及透明陶瓷的微观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在1100℃的烧结温度下保温4h,烧结出分散性良好的Sc<,2>O<,3>超微粉。通过真空烧结,在1700℃的温度下保温4h即可得到具有一定透光度的Sc<,2>O<,3>透明陶瓷。利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得陶瓷的透光率在35%左右。
其他文献
在对国内外有关环己六醇生产技术进行了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了由玉米淀粉生产时的附产物-玉米浸渍水为原料,研究了以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制取环己六醇的新方法,并对工
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very 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VLCPUFAs),比如花生四烯酸(AA,20:4Δ5,8,11,14)、二十碳五烯酸(EPA,20:5Δ5,8,11,14,17)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
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系木犀科丁香属植物,中国特有的三级保护濒危种,丁香属中唯一一种具有羽状复叶的植物,其株型优美,花开季节枝繁叶茂,花簇繁多,且花色
环氧树脂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固性树脂,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存在脆性大、不耐高温和抗冲击能力差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而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一直都是该领域的热点问题。木质素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但是大多只作为燃料使用,利用率低且污染环境。木质素分子中含有柔性的芳香环,可以赋予树脂较高的韧性,增强其热稳定性,因此可以利用木质素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本文选用木质素磺酸钠作为添加剂,将其与环氧树脂
直接氧化型燃料电池(direct oxidated fuel cells,DOFC),是以甲醇,乙醇,异丙醇,甲酸等有机小分子作为燃料的新型低温燃料电池。其中阳极电催化剂中毒问题,影响了整个燃料电池的功率,电流密度,性能及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都致力于在Pt上掺杂金属或氧化物的研究。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及液相还原法制备氧化物调变Pt及PtRu催化剂,考察体系的pH、氧化物粉体煅烧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