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大连市四所高校的调查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770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大连高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健康信念、耻辱感、自我效能和HPV疫苗接种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检验耻辱感和自我效能在健康信念和HPV疫苗接种意愿之间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为HPV疫苗推广和宫颈癌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4所高校600名女生作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551份,统一编号,由双人核对录入。利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利用AMOS23.0软件构建大连高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健康信念、耻辱感、自我效能和HPV疫苗接种意愿的之间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1)HPV疫苗接种意愿量表修订版在实证研究中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理想,模型拟合指数为:CMIN/DF=2.354,GFI=0.917,NFI=0.953,CFI=0.972,AGFI=0.898,RMSEA=0.050,修订后的量表信效度较好。(2)大连高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平均得分为3.84±0.93分,HPV疫苗接种意愿水平整体处于较高水平。HPV及HPV疫苗相关认知平均得分为6.63±2.37分,HPV及HPV疫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高。耻辱感均分为2.80±1.10分,耻辱感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健康信念均分为3.35±0.51分,健康信念水平整体处于较高水平。自我效能均分为3.78±1.00分,自我效能水平整体处于较高水平。(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取向、健康信念、耻辱感和自我效能是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性取向、健康信念、耻辱感和自我效能能够解释HPV疫苗接种意愿的77.6%。双性恋女生的HPV疫苗接种意愿显著高于异性恋;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与HPV疫苗接种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耻辱感与HPV疫苗接种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4)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情况为:健康信念→接种意愿为0.58,健康信念→耻辱感为-0.54,耻辱感→接种意愿为-0.14,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为0.78,自我效能→接种意愿为0.30,耻辱感→自我效能为-0.16。健康信念二阶构面结果显示,感知易感性→健康信念为0.44,感知严重性→健康信念为0.24,感知益处→健康信念为0.60,感知障碍→健康信念为0.29,行动线索→健康信念为0.78。(5)健康信念对接种意愿的直接效应为0.82,耻辱感单中介、耻辱感和自我效能多重中介在健康信念和接种意愿之间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中介效应为0.11、0.04。大连高校女生的健康信念既可以直接影响接种意愿,也可以通过耻辱感单中介、耻辱感和自我效能多重中介对接种意愿发生作用。结论:(1)本研究的HPV疫苗接种意愿量表修订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应用于大连高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客观、真实的评价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2)大连高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较高,HPV及HPV疫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高。影响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因素包括耻辱感、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和性取向。大连高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耻辱感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健康信念、自我效能水平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双性恋女生的HPV疫苗接种意愿显著高于异性恋。健康信念、自我效能是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的保护因素,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强的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高;耻辱感是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危险因素,耻辱感强的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低。(3)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可以检验各潜在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大连高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的健康信念反向影响耻辱感;耻辱感反向影响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健康信念正向影响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耻辱感反向影响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对HPV疫苗接种意愿的直接影响最大,其中行动线索对健康信念的影响最大,提示需要重视健康信念对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尤其行动线索的支持作用。(4)大连高校女生的健康信念对HPV疫苗接种意愿存在直接和间接作用,以直接作用为主;耻辱感单中介、耻辱感和自我效能多重中介作为中介变量影响健康信念与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关系。中介效应中,耻辱感在健康信念和接种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最大,说明健康信念主要通过降低耻辱感间接提高在校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
其他文献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hickness,EAT)是心肌和心包之间的局部脂肪沉积,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心房颤动的发生、发病程度及复发率与EAT的体积和厚度相关。本文中对EAT的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特点、检测手段、EAT与心房颤动相关机制以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为通过干预EAT治疗心房颤动提供新思路。
为解决惯性质量带来的馈能式悬架性能恶化的问题,研究了减振器串联缓冲器的解决方案。建立了带缓冲器的2自由度馈能式悬架模型,理论研究表明增加缓冲器利于改善簧载质量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同时降低惯性力;通过传递特性分析,揭示了缓冲器对减振器速度幅值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对比有无缓冲器时悬架耗散功率,结果表明缓冲器降低了悬架耗散功率。通过台架对比测试,验证了增加缓冲器能够有效提升馈能式悬架性能,簧载质量加速度
当智慧工地理念提出后,整个建筑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有关单位在负责建筑工程项目时,应当基于智慧工地理念指导,对具体管理模式加以优化,完善管理体系,以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全面地落实,从而提高整体的管理成效。本文主要分析智慧工地的理论内涵,了解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探索具体的应用举措,希望能为进一步优化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系统性的支持。
期刊
目的 探讨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移植对D-半乳糖(D-gal)诱导小鼠衰老模型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选取60只健康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PMSCs组(简称细胞组),每组20只。小鼠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5%的D-gal,注射量为0.25ml/10g,连续给药8周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建成后,细胞组经小鼠尾静脉注射2×10~6细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最具侵袭性的分子亚型。其特征是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不表达。国内外目前主要采用放、化疗的方式进
目的 观察左归丸对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能力、分化潜能、干性基因及衰老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阐明左归丸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BMSCs,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物,D-半乳糖(D-gal)诱导建立衰老BMSCs模型;取P3代BMS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gal衰老模型组和D-gal+左归丸组,根据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餐饮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与之相关的餐饮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改善网络餐饮的卫生条件,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不足,并提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对策,以期打造良好的网络餐饮环境。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主体,其需求量和使用量在快速增多,这将会导致有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退休报废。报废动力电池具有巨大的循环利用价值,合理的利用动力电池不仅可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减少了对金属资源的浪费。我国对此发行了诸多鼓励循环利用动力电池的政策、规划和标准,不断重视规范化和标准化回收动力电池。收集数据对我国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循环利用行
在快节奏生活背景下,网络餐饮服务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餐饮食品的安全与大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如何保障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从当下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出发,介绍相关法律法规,指出网络餐饮服务的不足,进一步总结提升网络餐饮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对策,以期为网络餐饮平台食品安全的自我管理、市场监管部门对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的强化监管、社会消费者对网络餐饮食品的监督等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