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4功能转变和豆科植物重要性状的分子进化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i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的第三大科,分布广泛,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种植。它具有根瘤固氮特性,种子中富含油分和蛋白质,以及生物碱和类黄酮等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开展豆科植物研究具有理论与应用价值。全基因组复制是基因和物种进化的重要动力。业已表明,在豆科植物形成后不久,大多数豆科植物基因组在5800万年前经历了一次全基因组复制。P34是一种致过敏性最强的大豆储藏蛋白,也可能是参与植物防御反应的丁香交酯受体,而先前的研究却表明P34的祖先可能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由此,有理由猜测这次全基因组复制对豆科植物基因功能和众多特性的进化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首先分析P34功能转变的进化细节,以了解新基因形成的进化规律;其次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这次豆科植物复制基因的进化特征,进而探索其与豆科植物重要特性间的关联。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共线性网络数据库搜索P34的同源序列,与SPE31一起构建基因树;结合基因表达和三维结构数据分析P34的进化机制。结果表明:基因多次复制、外显子重排及其导致的granulin结构域丢失和一些重要位点突变同P34功能转变相关联。尽管一些测验支持了正选择的存在,但同功能转变有关的位点并未检测到正选择,说明新功能可能是中性选择和随机固定的结果。此外,发现Glyma08g12340和Medtr8g086470是木瓜蛋白酶的新亚家族。本章介绍了一个功能转变研究的典型案例,有助于理解储藏蛋白和过敏原的起源;2)利用大豆、苜蓿、木豆和百脉根4种豆科植物和葡萄、杨树和拟南芥3种非豆科植物的所有基因,重建了7个物种基因树,并与物种树比较,以推断出代表早期豆科植物全基因组复制的结点。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分支的Bootstrap值,仅考虑基因树的拓扑结构的情况下,4种豆科植物大约共保留26.5%的复制基因,且豆科植物保留复制基因随物种不同而异。大量复制基因间表达模式发生较大分歧。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豆科植物在这次全基因组复制中倾向保留响应环境变化和负责物质运输的复制基因。并且发现许多可能和豆科植物的特殊性状有关的富集过程。本章可为进一步探索影响豆科植物特殊性状进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
其他文献
由LC电磁振荡可以得到,电场与磁场是周期性变化的,并且电场E与磁场B的相位相差π2,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得,变化电场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如果LC电路开放,变化的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现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各地区传统的以土地为中心的家庭养老模式也随之受到巨大的冲击。土地征用的发生,直接导致农村人口中的老年人失去了老
目的评价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9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168例中老年
国家助学贷款的运作模式选择是政府、高校、银行及学生四方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该文以广东省为例,分析国家助学贷款运作模式变迁情况,探究变迁的原因,并试图寻找国家助学贷
目的 评价超声多参数预测新生儿体重的可靠性.方法 应用超声测量425例临产前3天以内孕妇胎儿的腹围、头围、双顶径、胸径、股骨长、肱骨长等,并与新生儿体重进行相关分析和直
会议
远程无线低功耗无线数据采集是精准农业和无人监控的重要技术手段。结合了Zigbee和GSM技术优点,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过程,实现了远程的数据采集。该采集技术布点方便、经
生产实习是培养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文论述了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在组织生产实习中实习准备、过程管理和实习
随着工程建设步伐越来越快,人们对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预应力检测技术是路桥工程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将预应力检测技术合理应用到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
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互补性、互促性,文化通过的交流对话、取长补短、相互竞争而健全发展。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曾因其具有的科学性一直领先于世,包括在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
为了形象化地表示电场,引入了电场线的概念,这就为解决电场中的问题提供了很多方便.而对电场线的叙述,以前的课本和现行的课本却不一样.原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二册(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