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师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反馈在英语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教学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反馈不仅是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和评价,更是学生很重要的语言输入渠道。通过教师的有效反馈,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实现观点的分享碰撞和话轮的转换,也能促进课堂师生互动和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本研究以输入假说、输出假说、互动假说和伯明翰模式等理论为基础,采取课堂观察和课堂录音的研究方法对10节,共计400分钟的英语课堂中的教师反馈做出记录并分析,调查研究当前在不同课堂中教师反馈的使用现状和每种教师反馈引发的学生话语量多少。试图回答以下研究问题:(一)教师在10节观察课中使用了哪些类型反馈,各类反馈语有什么分布特征?(二)教师的反馈话语量对学生口语输出量有什么影响,是否教师反馈语越多,学生的口语输出量就越多?(三)教师的各类型反馈对学生的口语输出有什么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一)在所观察课当中共有11种反馈,11种反馈的使用频率都不同,最多的是积极正面反馈,认可学生的答案并给予更多的语言输入,最少的反馈是直接纠错。(二)每堂课的教师反馈量都不同,教师更多的反馈并不一定能引起学生更多的语言输入教师越多量的反馈并不一定引发学生更多的即时口语输出。(三)教师各类反馈引发的学生即时口语输出量也有很大差异,引发最多量的是教师追问,平均引发学生口语输出量155,最少的是直接纠错,没有引发任何话语量,由此可以看出适当的教师反馈类型能促进学生的即时口语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