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整体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一直未得到明显改善。造成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区域教育差距是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居民受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但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并不均衡,教育差距影响了我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均衡发展,居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收入水平高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教育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区域的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个方面以及区域居民人均收入入手,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倍率等指标对区域教育差距和收入差距分别进行测度,然后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我国城乡教育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非参数和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来研究对我国东、中、西及东北部四个地区之间教育差距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一)城乡人均受教育年限差距与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呈正比,即随着城乡人均受教育年限差距的扩大,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反之,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则缩小。另外,城乡文教娱乐支出差距与人均GDP差距分别对居民的教育文化程度有明显影响,进而影响了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二)东、中、西及东北部地区的教育与人均收入均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点,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东北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且最高水平的地区与最低水平的地区差距较大,两级分化较为严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就如何缩小区域教育差距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对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有积极作用,通过缩小区域教育差距进而缩小区域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