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论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gxw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民主潮流滚滚向前,泥沙俱下。面对西方以普世价值的面目强行推行其民主模式,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民主权利诉求,如何建设一个民主的中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有强大生命力的民主新路?这是一个上至精英下至大众都十分关心的重大时代课题,本文即是为此而作。近年来一个观点十分流行,那就是“民主是个好东西”。本文认为,民主并非都是好东西,这是因为民主并不是无条件的,实现民主需要具有相应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条件。如果不顾条件而推行民主,可能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结果,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以这一论点为基础,本文从理论基础、历史经验、原则方向、改革发展及建设路径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作为“好东西”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力图让“好东西”发展得更好。本文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理论为基本遵循,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基本原则,决不走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之路。文章指出,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民主制的科学分析与批判,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想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的重要论述,至今仍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文章指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民主实践中的自觉选择、理性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的根本特征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沿着这条道路,当代中国民主发展正呈现出从价值民主到权益民主、从国家民主到社会民主、从单一民主到全面民主等三大趋向,前景十分广阔。文章认为,面对21世纪的新实际、新情况、新挑战,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任务与中心环节是加强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治化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特别是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协商民主这一中式民主的独特优势,全面推进与深化于法有据的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文章还从经济民主、文化民主、社会民主、党内民主、基层民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与路径。其中,文章广泛涉及到培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社会组织功能发挥、以党内民主引导人民民主、网络民主、新闻自由等前沿热点问题,并作了自己的理性思考。文章最后指出,“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有自己特色的民主新路,“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民主的真谛与关键就在于“找到全社会意愿与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其他文献
本文综合分析了其他行业不同失效件的失效分析流程,提出了油气管道失效分析的具体流程为:失效事件调查、首先失效件及首先失效点、背景资料收集、试验与分析、失效分析报告编
在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油田企业应积极开发利用清洁、环保、可再生的太阳能是应对国际低油价、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太阳能利用技术、国内外油田企业太
王韬传统思想近代化的转变代表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儒家正统思想向近代思想转化的一般过程。而王韬个人的特殊经历,对西学的体认和与西方传教士的亲密接触,其儒家传统思想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正定,古称常山郡,自北魏皇始三年(公元398年)起,一直是郡、州、府、县驻地,悠久的历史不但给正定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而且传承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花会。《正定县
报纸
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是在“五五宪草”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而完成的。而对其最重要的一次修改贝是在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上所拟订的宪草修改原则。《五五宪草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