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林权改革的逐步深入,林地流转规模逐年增大。为了依法有偿流转林地,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发布了《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法规制度,从林地流转流程管理、资产评估等配套中介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引导林地健康有序流转。林地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中得到优化配置,推动了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提高了我国林业现代化水平和效益,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初步实现了林权改革的目标。林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及规范离不开林地的评估,林权流转、抵押贷款、林业保险等业务的开展,都需要进行林地资产的评估。本文针对林地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选择林地地利等级和区位等级作为研究突破口,在反思《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存在的问题、对林地地利等级进行重新定义、及对林地区位等级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林地地利等级和区位等级影响因素,确定了林地地利等级和区位等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探索了林地地利等级和区位等级确定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林地地利等级和区位等级划分的层次结构模型,按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林地地利等级和区位等级评价指标的权数,通过对长沙市的调查获得了这些评价指标的大部分实际数据,对部分模糊指标进行了量化,定量计算了长沙市各区县的林地地利等级和区位等级,并进行了级别的划分。研究认为,在运用市场法时,林地资产评估中必须要考虑林地地利及区位,林地地利等级适合用于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地的评估,其他目的的林地评估适合采用区位等级及对应的调整系数来进行调整,《规范》不考虑区位因素是不妥当。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长沙市各区县的林地地利和区位等级值均较高,这主要是长沙作为湖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原因。本研究成果对指导和规范林地资产评估实务,准确评估林地价格,降低评估成本,维护各方利益,保障林地流转顺利进行,保持林业要素市场的正常运行,深化林权改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