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产品作为文化输出的载体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对于我国改善产业结构、促进文化认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增长缓慢的背后,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为了更好地分析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增长的模式,应该从微观角度进行深层分析。本文以新新贸易理论为基础,运用二元边际法分析2007-2016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数据,总结归纳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阶段性特征,发现文化产品的出口重度依赖集约边际,扩展边际发挥作用微乎其微,并且,各部门之间发展不均衡、数量与贸易额不成正比以及波动性较大共同构成了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基本特征。从具体部门来看,视觉艺术和手工艺类产品出口占文化产品整体出口比重最大,而设计和创意服务类产品的出口占比最低同时下降趋势明显,这表明我国的文化产品出口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优势主要依靠要素禀赋和劳动力资源。然后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影响文化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我国与10个主要进口国家的面板数据,使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本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和科学技术水平对文化产品出口有促进作用;地理距离、跨境贸易成本和文化差异对文化产品出口有抑制作用。国内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说明出口国家的经济增长更有利于本国产品的出口;文化差异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说明文化差异是阻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最重要的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如何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如夯实产业基础、着重顶层设计、注重技术创新、丰富表现形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