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所得税,是指对个人(即自然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各项应纳税所得额所征收的一种税。它对维护国家权益,调节个人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税种,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它具有积聚财富和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经济稳定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制也逐步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和作用,也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及收入分配结构不相适应。改革与完善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呼声不绝于耳,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颁布以来,经过1993年、1999年和2005年和2008年四次修订,适用性比前些年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其仍然是一部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因此,如何完善该项法律制度是确保我国当前宏观调控指导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立法和改革进行了介绍,进而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了对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法律制度的建议。全文以理论分析方法为主。首先以税收的公平和效率理论为基础,结合税收扣除的法律原则,对费用扣除进行分析,为我国的费用扣除制度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参考;其次,运用归纳比较的方法,对国外(地区)的费用扣除制度进行了分析介绍;再次,论证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存在的缺陷;最后,本文结合个税税制模式的改革,提出调整我国费用扣除制度的相关建议。全文分五章对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第一章,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个人所得税概述;第三章,我国个人所得税历史沿革;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比较研究;第五章,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六章,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推动中国当代个人所得税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