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国家未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实施“五水共治”又是推动浙江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浙江自古以来就有治水传统,源远流长的浙江治水历史与治水精神,是浙江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和浙江“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社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国家未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实施“五水共治”又是推动浙江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浙江自古以来就有治水传统,源远流长的浙江治水历史与治水精神,是浙江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和浙江“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自然环境出现了尖锐的矛盾,水环境恶化以及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这是“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现实背景。“五水共治”主要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区别于以往治水的方式,实现了科学、有效、多样的治水。“五水共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倒逼农村经济的生态转型,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转变发展方式;“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落实水体保护责任制,健全农村水环境治理体制,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发展;“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加强农村水文化宣传,促进农村水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推动农村治污水及环境治理,美化农村环境。由此可见,“五水共治”通过水环境治理来推动农村在经济转型、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进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浙江“五水共治”在经济转型、社会治理、水文化建设、环境治理这几个方面的顺利实施及其取得的成效,对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五水共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治水理论、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也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浙江省“五水共治”推进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实施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巩固疗效,稳定血糖。[方法]2型糖尿病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饮食控制,2
<正>目前,脑梗死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的死亡及致残原因。其中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老年脑梗死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给患者
<正>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谜底:雅壎"青冢怀古"的谜底"阮咸"埋下了《马嵬怀古》留下了草蛇灰线。《世说新语术解》记载:荀勖善解
对47个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var. purpurea)种质进行了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通过
血压变异性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蕴含了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 ,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前景。
企业文化与高校后勤企业管理体制的整合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文化氛围,优化企业管理,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文章主要论述了高校后勤在整合企业文化与管理体制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是遵循游离基(共)聚合反应原理.游离基(共)聚合反应,除用加热、光照(紫外光)或高能射线(X、γ射线等)辐照引发外,绝大多数都是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实现的.
苗族"黑白"插绣是苗族插绣的一种,是湘西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典型代表。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发现,苗族"黑白"插绣历史悠久,制作工艺有刺、插、堆、剪等工序;其装饰题材以民俗化、
论述了孟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过程。指出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天命观;同时更强化了人的主体性和道德伦理的自觉性,从而形成了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以“人”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