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越来越多。临床实践发现引起老年人心力衰竭(心衰)因素有很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 oronary heart disease,CHD)、高血压病和心脏瓣膜病等最为常见,这些疾病可以单独作用也可协同并存。另外,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贫血等这些基础疾病并发症也可以影响心功能,作用于心脏也可导致心衰。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使用情况,了解心衰治疗指南对临床实践的影响,并为今后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期间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Ⅳ级)善。其病因诊断均以其出院诊断为诊断依据,近期多次入院患者均采用最近一次诊断为准。入选男性病例102例(51.5%),女性病例96例(48.5%),共198例;年龄≥60周岁,平均年龄(70.13+5.67)周岁。所入选的198例心衰病例第一诊断为心力衰竭,将病例的一般情况、病因、合并症、主要检查及药物治疗等项目详细记录。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用SPSS17.0软件对所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198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入选。心功能Ⅲ、Ⅳ级占住院病人的大多数(73.74%),以Ⅲ级最多(53.54%)。心衰病因主要为冠心病(48.48%),高心病(22.22%),扩心病(13.13%)。心衰主要诱因为肺部感染(45.96%)、心律失常(5.76%)、急性心肌缺血(17.68%)。药物使用比例,ACEI/ARB为90.38%、硝酸酯75.90%、螺内酯65.71%、β受体阻滞剂61.69%、利尿剂70.80%、洋地黄61.00%。利尿剂、硝酸酯、洋地黄等药物使用比例随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逐渐增多,与心衰指南中的这一指导思想相符。结论:老年人心衰患者基本病因构成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多病因为老年心衰的临床特点之一,其中以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合并症为多见。肺部感染、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是老年心衰患者再次或多次入院的常见诱发因素。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目前在临床上仍是心功能Ⅲ-Ⅳ级的老年心衰患者的一线药物,与心衰治疗指南建议有一定差距,可加强临床医师对心衰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