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方言在城市文化中的视觉设计应用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方言视觉化设计在城市文化类型的作品中已经初露头角,方言作为城市文化差异的一个典型标志,其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使其在城市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方言是一个地区的特有表达习惯,外地人通常觉得晦涩难懂,本文从插画转译的角度来对方言进行视觉化设计,用视觉语言跨越语义和乡音障碍,构建一个文化交流的纽带,是传承地方方言和传播城市文化的有益尝试。烟台方言是胶辽官话的一部分,目前对于烟台方言的视觉设计实践比较少,可查阅的资料大多是从语言学的视角对烟台话的语音和词义特点进行研究。因此,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图形表达的方式将烟台方言的语义展示出来,实现方言的可视化,为烟台方言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更加现代化的方式。本课题围绕着如何结合烟台城市文化元素,对方言的视觉设计展开研究讨论。首先,论述了方言与城市文化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分析方言对城市文化的价值,讲明方言对城市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方言发展的现状。其次,研究烟台方言及地域文化的特征,分析方言视觉设计的表现形式,从案例分析中归纳设计要素、设计重点、设计方法,找寻合适的切入点运用到烟台方言的视觉设计中。最后,本文以插画的形式来呈现烟台方言在城市文化中的表达,并进行衍生品设计和创新性的思考探索,以期为保护烟台方言,进一步传播传承烟台的城市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时事政治资源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被教师重视。在高中思政课中开发运用时事政治资源,有利于更好的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学生更加了解国内外形势,拓宽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判断社会现实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家国情怀。对高中思政课开发运用时政资源进行研究,有利于丰富高中思政课的课程资源,
地理教学媒体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提出了越来越
本文探讨了喷射混凝土在配合比方面的设计以及施工工艺上体现出的技术要点,对它在控制粉尘、减小回弹和增强耐久性等方面的应用展开了分析,以期能更好地在露天边坡中的岩土工
舞蹈是一门以肢体作为主要语言的动态艺术,人体的静态造型和动态运行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空间之中,而舞者作为动作与空间产生关系的媒介,其内在的心理空间与外在的物理空间所呈现出的“空间意识”尤为值得关注。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一直秉持着:“形断势不断,势断劲相连;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的动作理念,在这连绵不断的“形”、“势”、“劲”、“意”、“神”之间的层层相连、环环相扣更加说明了舞者不能仅仅只关注于动作外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