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市场假设EMH认为股票价格能够有效表达所有已有的信息,只有市场上出现新的信息时股票价格才会产生波动,人们费尽心思研究股票价值是徒劳的,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只能获得市场溢价。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学者们发现越来越多传统金融无法解释的现象,如周末效应、IPO抑价之谜和动量效应等。行为金融学认为因为“有限关注”等心理因素,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常常存在认知偏差,说明市场主导的投资者是非理性的,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使股票价格偏离其价值范围,造成用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金融异象。 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始对市场上出现的金融异象进行解释并验证,主要关注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异象,对于新兴资本市场的研究文献比较罕见。目前我国学者也尝试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我国证券市场异象进行研究,多数是建立在国外学者已经得到证实的基础上进行检验,研究方向没有太大突破。在股票名称效应上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股票名称变更方面,从股票名称自身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少。根据中国国情,发现并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异象是我国学者目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中国传统文化极具民族特色,而博大精深的吉祥文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组成要素。在古代,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瘟疫疾病时,通过精神寄托祈祷吉祥平安,于是吉祥平安的观念从古代便开始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随着历史发展,吉祥文字承载了越来越多感情色彩,吉祥观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凡是被大众认为好的因素都可以凝结在吉祥文字中。 基于吉祥观念的视角,本文探究,在吉祥文化背景下,如果创业板市场股票名称中含有吉祥美好字样会不会使投资者在“有限关注”下优先处理这种潜藏在观念里的信息。传统金融理论认为股票名称是一个没有任何含义也不包含任何信息的事件,显然,如果含有吉祥美好字样的股票更受市场投资者的欢迎,那么在传统金融理论背景下,这种投资行为属于非理性行为。如果这种追捧吉祥文化的非理性行为导致股票价格出现异常走势,并最终使得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率跑赢市场,那么市场上将出现一种新的金融异象——文化效应。 本文研究的样本取自创业板市场,作为新兴事物,前人对创业板的研究不多,国内学者几乎都是选择国内主板进行研究、检验,成果也比较丰富。把集“高风险、高收益”为一体的创业板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能够给现实投资一定的建议,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本文选取创业板市场的数据,以吉祥文化作为切入点,对创业板市场的文化效应进行研究。 本文研究的主线是论证创业板市场中含吉祥美好字样的股票组合在上市后的短期效应以及长期效应,探讨:投资者是否由于吉祥文化观念对含有吉祥美好字样的股票存在特殊偏好?如果这种偏好存在能否引起股票价格在短期内有异常波动?如果这种偏好奏效那么投资者长期持有该股票组合能否获得超额收益率跑赢市场?基于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这两条主线,本文从以下五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理论背景,提出问题,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以及创新之处,使读者对文章的研究主题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这部分主要是对相关理论文献以及现有股票名称方面的实证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以往学者的观点。现有文献表明尽管投资者受“有限关注”心理因素影响,但是股票名称是可以抓住投资者注意力的信息,资本市场或多或少存在名称效应,为本文股票名称的文化效应提供了研究的佐证。 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设计。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创业板市场所有股票名称进行拆字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取排名最靠前的5%字样与评分最低的5%字样,分别得到23个字样,作为分组依据。排名最靠前的23个字样都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这说明吉祥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打下烙印,为接下来的论证提供了一个线索。根据不同的时间区间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首先构造短期效应的截面回归模型,根据“行业相近,规模相当”的配对原则,同时剔除市盈率超过200倍和市盈率为负的股票,2009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创业板市场符合条件的股票有:含吉祥美好字样的股票59支,而含评分较低字样的股票只有20支,共79个样本。为消除市场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异常持有期收益率(Abnormal Buy-and-Hold Return,ABHR)指标衡量股票市场表现,同时设置股票字样为虚拟变量,含吉祥美好字样的股票赋值为“1”,含评分较低字样的股票赋值为“0”。利用异常持有期收益率(ABHR)对股票字样虚拟变量、市盈率、换手率、流通市值自然对数进行截面回归,研究吉祥美好字样在IPO首日及随后12个月对股票异常持有期收益率(ABHR)是否有显著的影响。 其次构造Carhart四因子模型并构建套利组合用于长期效应讨论。四因子模型的样本期间是2012年6月到2014年12月之间,这段期间市场波动稳定,能够尽可能消除市场其他因素干扰。在截面回归分析样本的基础上,长期效应研究在筛选样本时会选择进入样本期间前6个月已经上市的股票,并剔除数据不完整的样本,最终获得:含吉祥美好字样股票48支,而含评分较低字样股票16支。利用四因子模型探讨,在控制市场风险因子后,持有含吉祥美好字样股票组合能否获得超额收益。同时利用组合的平均异常收益率之差构造一个套利组合,即买入含有吉祥美好字样股票组合,卖空含有评分较低字样股票组合,论证含吉祥美好字样股票组合的异常收益率表现是否优于含评分较低字样股票组合。 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分析,是本文的重点,根据第三部分的模型设计,利用stata12.0统计软件,得出回归结果。根据ABHR截面回归结果,新股上市首日投资者表现出显著的吉祥文化偏好,这种文化偏好心理在上市后第1个月继续发挥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第1个月后,这种正向促进的效应消失。由Carhart四因子模型以及套利组合结果,发现长期持有含吉祥美好字样股票组合并没有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跑赢市场,利用两个组合构建的套利组合也没有获得正的溢价。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以上金融异象给以说明,“有限关注”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处理新事物的认知时总是寻找捷径,依靠直觉、经验和观念等来进行判断,而这些感性判断往往会被人们的成长环境、文化氛围所影响。中国投资者成长在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大国,长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尤其是吉祥平安的观念从古代开始就植根于人们的潜意识,这种潜藏已久的文化偏好会影响到他们对信息的处理。上市首日,因为信息匮乏,投资者会将有限注意力集中在股票名称上,股票名称中的吉祥美好字样发挥了文化效应的作用,使得上市首日及上市后第1个月都有异常良好的表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越来越透明,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多信息,对股票买卖有更客观的判断,股票价格回归理性水平。在长期,含吉祥美好字样股票组合并不能获得超额收益率说明文化效应长期内无法发挥效用;两个组合套利没有获得超额回报,可能是因为两个组合在长期内出现反转;因此长期持有含吉祥美好字样股票组合不是明智之举。 第五部分为策略建议。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创业板市场在短期内存在文化效应,因此有本文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投资策略建议,投资者应该对含吉祥美好字样股票在短期内择机进行逆向投资,而不是传统的“追涨杀跌”方式。二是政策角度,对投资者进行认知偏差教育,提醒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另外创业板市场要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减小因为信息可得性问题引起市场过度波动。 本文的创新之处除了选择研究较少的创业板市场外,在选题方面也具有创新性。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吉祥文化为切入点,论证股票名称中含有吉祥美好字样是否会引起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即是否存在“文化效应”。本文也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国内现有文献对股票名称效应的研究多数是对新股上市首日以及随后一周、12个月内的表现进行讨论,本文在借鉴的基础上又选取一个时间区间,利用Carhart四因子模型进行长期效应的验证。 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需要利用网络渠道进行问卷数据收集,扩充有效问卷数量;在研究方面可以对股票名称中是否含有行业信息进行分类验证;对股票的相对价格市盈率进行研究,求证文化效应是否抬高了股票的相对价格;另外可以与主板、中小企业板进行比较验证,完善文化效应的金融异象研究。